125521
从1897到2022
时光流转 , 此间少年几许
“大不自多”的旋律犹在耳畔回响
“竺老两问”的答案仍在书写
在最好的年纪遇见求是园
青葱岁月最是难忘
阔别多年 , 再寻校园
随处可见的文字
或黑板、或石碑、或纸笔之间
真草隶篆 , 龙飞凤舞
用铭刻在时空深处的汉字
回首百廿余年的流金岁月
讲述新时代的校园故事
今天是浙江大学125周年校庆
倒计时6天
让我们一起跨越百年
和求是园来一场别样邂逅
去感受流淌于文字间的
浓浓求是情
大师手稿 , 传世励志
大学之大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在浙江大学125年的发展历程中
一代代大师在此任教
留下了珍贵的手稿
本文图片
竺可桢日记手稿节选
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 , 地理学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竺可桢先生 , 曾于1936年至1949年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 。 期间 , 在战火纷飞中为科学救国 , 保留求是文脉 , 他带领浙大师生举校西迁 , 确定“求是”校训 , 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文军长征” 。 许多人都知道 , 竺可桢先生“著作等身” , 留下了500万字的学术著作 。 但先生所写日记的规模却不为人知——足足900万字 , 内容涉及领域之广亦令人惊叹 。
本文图片
蔡邦华先生著作目录手稿
中国昆虫生态学奠基人之一蔡邦华先生 , 曾于1928年起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师 , 1932年至1952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 。 期间 , 历经浙江大学西迁 , 在西迁的烽火中蔡邦华仍带领师生采集昆虫标本 , 为学生讲授昆虫分类、昆虫生态学 , 回迁途中 , 虽路途遥远崎岖 , 但他宁丢行李也不丢标本 , 为学校保存下了一批珍贵的标本与文献 。
本文图片
贝时璋先生手稿
著名细胞学家、细胞重建理论的创始人贝时璋先生 , 曾于1930-1950年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 , 理学院院长 。 期间曾随浙大西迁 , 在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中 , 贝时璋始终没有停止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先后开授普通生物学、比较解剖学、遗传学等多门课程 , 教学中 , 他常常右手写板书 , 左手画图配合讲解 。 他绘制的图片精准优美 , 讲课的内容翔实 , 条理清晰 , 让学生们终生难忘 。
本文图片
王淦昌先生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湄潭时期的讲义手稿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先生曾于1936-1950年在浙江大学任教 。 期间历经浙大西迁 , 在战火中依旧潜心教学科研 , 提出俘获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 , 助力美国物理学家阿伦成功完成实验 , 轰动当时的国际物理学界;开设的近代物理和军用物理课等深受学生喜爱 , 培养了李政道、叶笃正、程开甲等一批顶尖级的科学家 。
本文图片
谈家桢先生“分子遗传学”讲义手稿
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先生 , 1937-1952年历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等职务 。 在跟随浙大西迁期间 , 谈家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 发表了一批代表性论文 。 其对亚洲异色瓢虫色斑的遗传变异研究和果蝇的细胞遗传基因图及种内种间遗传结构的演变研究 , 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创立作出重大贡献 。 由于其在遗传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 1999年国际编号354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谈家桢星” 。
- 龙舟|现场:百年龙船“换代”,车陂村“新东坡号”骏水
- |跨越3000公里,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
- |重拾失落百年的广州明信片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馆藏通草画展开幕
- 十三行博物馆|大量失落百年的“广州明信片”在十三行博物馆首次展出
- |“特事特办”的“百年大修”
-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举办音乐会献礼建团百年
- |非遗跟上时代步伐,看百年牛皮技艺如何传承
- 方不负|芙蓉国评论|建团百年系列评 青年唯有进步,方不负寄望
- |张家口荒野矗立神秘怪楼,1999年专家队进驻,百年之谜真相大白
- |跨越千里 一眼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