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活在唐人诗文中唐人有“借汉喻唐”的传统 。如白居易《长恨歌》开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再如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等等 。唐人选择“汉”为自己抒情言志的载体,或许是因为这两个朝代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长期分裂后统一;都是国力强盛;都是长期与强敌对峙 。
一句话 , 在唐人心中,汉与唐等量级,可比 。唐天子也以李广之后自居,李广被唐人推重也自在意料之中了 。
李广,在他们的篇章中一次次复活 。
王勃《滕王阁序》抒发怀才不遇之情时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维《老将行》中暗示统治者用人唯亲赏罚失据时说:“卫青不败由天幸 , 李广无功缘数奇”;
王昌龄《出塞》希望有保境安民的将领时慨叹:“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燕歌行》抨击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军时说:“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 至今犹忆李将军”;
卢纶《塞下曲》刻画将军勇武时说:“林暗草惊风 ,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汉唐千年时光悠悠,将星林立,以西汉一代而论 , 韩信、彭越、卫青、霍去病、周亚夫、陈汤、程不识、赵充国等等 , 哪个不是功勋卓著?但若论大名响彻天下甚至妇孺皆知 , 且又深得文人偏爱的,非李广莫属 。为何?答案在《史记》中,在司马迁的妙笔里 。
02 不拘小节智勇兼备飞将军唐与吐蕃、突厥等的战争持续多年,王昌龄的《出塞》秦汉并举,表达的就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景:希望能有李广这样的干城之将再临世间 , 守卫疆域 , 护佑和平 。在中国人心中,李广是一尊抵御侵略、战无不胜、屹立不倒的战神 。
“林暗草惊风 , 将军夜引弓”,卢纶笔下的这个故事完全脱胎于《史记》: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天赋善射 。一次,李广夜间出外狩猎,风吹草动 , 以为草丛中的石头是一只猛虎,便弯弓射去,一箭中的,天亮时查看,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块石头,那支箭都没进石头中去了 。李广的镇定、神勇可见一斑 。
《史记》多次记录了李广的精于骑射、勇于当敌、镇定机智,极富戏剧性:
一次,李广百骑遇几千匈奴骑兵 。手下大恐,欲逃 。李广反命令手下前进到了离匈奴阵地约二里处停下来,下令:“全体下马解下马鞍!”此做法使敌人坚信汉兵是在诱敌 。随之李广和兵士出击奔驰 , 射死了一匈奴将领 , 从容回队后解马鞍,让士兵们放开马随便躺卧 。时值日暮黄昏,匈奴军始终不敢进攻 。半夜,匈奴兵害怕伏兵偷袭,就领兵撤离了 。
还有一次,匈奴兵多,生擒了李广 。被俘时李广正生病受伤,匈奴兵就把他放在两匹马中间网兜里 。李广装死,看到一个匈奴少年骑匹好马,就突然纵身跳上马背,把他推下,夺了弓 , 向南飞驰,匈奴几百骑兵来追,李广回身射杀追兵,终得脱逃 。
另有一次,四万匈奴骑兵包围了李广,猛攻,箭如雨下 。汉兵死亡过半,箭也快用光了 。手下恐甚 。李广用弩弓射杀死好几个匈奴副将,匈奴军渐散 。军吏面无人色时,李广却神态自然 。
最激荡鼓舞人心的是这一次:
李广驻守右北平时 , 匈奴听说飞将军在此 , 好几年不敢入侵这里 。
- 寥寥数语,活化出李广之悍勇与智谋 。事实或许有夸大之嫌,但如此书写,恰恰是司马迁以此来抒心中发挥之不去的遗憾:若汉廷能充分利用匈奴对李广(等)的畏惧,对匈奴施威慑之法,不轻率开边生事,或许就能免于大规模劳民征伐,也不至于发展到兵连祸结,国力日渐耗竭吧!
- 大江大河杨巡与戴娇凤结局 在小说《大江东去》中,最漂亮的戴娇凤后来过得怎么样
- 彻底分手绝情的话,男朋友分手时说了好多绝情的话
- 男人为何对初恋情人念念不忘 为什么有些男人喜欢寻找初恋
- 为什么站在楼上想往下跳 总是想象自己从高楼跳下去
- 怎么和老板辞职不伤和气 和老板关系很好,辞职怎么说比较好
- 高中男女同桌会产生感情吗 为什么高中男女不能同桌
- 如何向喜欢的人暗示 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 女生说做朋友还联系吗 你的选择很重要
- 像三国为什么玩不了 现在还有单机游戏吗
- 女生说分手怎么挽回文案,女生突然提分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