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胡、曾二人英雄惺惺相惜,互相欣赏,但性格特点及做事风格迥异,在很多方面,曾国藩的短板,恰好是胡的长处,因此,才会有曾国藩都自叹不如之说法,胡有哪些优势是曾所不具备的呢?

文章插图
?能屈能伸,让曾刮目相看
话说胡林翼是有名的官二代 , 年轻时 , 风流任性、自恃才高,与曾本不是一个圈子的人,虽然二人既是老乡,又是同事,年龄相当 , 但年轻时,交往不多,在曾眼里,胡是一个浪荡公子,而曾彼时“土包子”一个,但骨子里傲慢有加,对胡这样的官二代,没有什么太多好感 。

文章插图
事情的转折在于,胡因考试 , 受到牵连,咸丰皇帝一怒之下,胡被派了个闲职,胡心里憋屈 , 果断辞职回家,继续花花公子的生活 , 一去就是6年之久,但胡的雄心壮志尚未被磨灭 , 在林则徐等人的劝说下,胡买了个官当,可不是个好差事 , 他跑到贵州安顺当了知府,安顺这个地方,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 , 穷乡僻壤,匪祸连连 。
在曾眼里 , 胡这样的富贵公子,在大西南呆不久,几个月就得跑回来,但这回他想错了,胡到了贵州,居然声名鹊起,剿匪事迹直达北京,连咸丰皇帝也亲自过问,从此,曾不再以一个玩世不恭的官二代来看胡 。
?玩转权术,追求高效,屡屡破格
受曾邀请,胡主动请缨从贵州调走,回到湖南曾的麾下,与曾军中的大将罗泽南亲如兄弟,胡再次让曾眼前一亮,罗泽南是真正穷苦出身,论身份 , 胡此时为湖北按察使,比罗高很多,学历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胡与这个秀才将军成了莫逆之交,曾混迹官场多年,满清的腐败政治,不玩权术多半混不走,但曾的权术只针对上级,逼不得已才会使用,而胡只要对自己有用,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霸气,这是曾不具备,但非常理解的 。

文章插图
比如:胡任湖北巡抚一职时 , 咸丰不放心汉人做大 , 派心腹官文来牵制胡 , 官文一身坏毛病 , 胡要想在湖北有所作为,首先就要搞定官文,于是胡采取了拉拢措施,首先,主动示弱 , 语言讨好,其次 , 经济腐蚀,再次,打入敌人内部,胡让母亲认了官文小妾做了义女,这样一来,官文就成了自己人 , 胡在武汉的拳脚才能放开 。

文章插图
凡此种种,数不胜数,相比之下,胡的真正优势在于将“道术”和“权术”有机结合,曾更偏重“道术” , 其次 , 胡做事追求效率,大胆破格,曾相对保守,十分把握才出手 。这是两人的不同之处,但两人从本质上都是一心为公 , 目标一致,所以二人成了优势互补、相互信任的好朋友 。
胡林翼作为湘军第2号人物
胡林翼最擅长的就是理财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湘军能够在屡次失败的情况下,
招募勇敢的士兵
持续和太平军作战 。
购买大量的先进武器 。
必须是以财政为基础 。
胡林翼最擅长的就是理财,
以曾国藩的话说天下第一破烂大省
湖北省在胡林翼的精心理财之间,
竟然每年能够盈余3000万两
即使在晚清让朝廷作为客卿使用的英国人赫德
- 曾国藩的启示体会 曾国藩的人生经历给我的启示
- 晚清太监小德张的一生 慈禧太监小德张
- 《曾文正公家书》 曾国藩写有著名的什么书
- 关于自律的自省日记 曾国藩是这样戒色的
- 大清爱新觉罗 清末最美格格
- 晚清内忧外患 曾国藩带领湘军的过程
- 曾国藩见过几次慈禧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
- 李鸿章推荐给曾国藩的三个人
- 曾国藩为什么剿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剿捻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