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七大稀世珍宝

安徽博物院 , 老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268号 , 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87号, 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 , 面积6.2万平方米, 展厅面积1.6万平方米 , 地上6层 , 地下局部1层 , 建筑高度37.7米 , 展厅15个 , 馆藏文物21.8万余件 。
新馆从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 , 老馆则以陈列安徽近现代特色专题 , 建筑造型沧桑厚重 , 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 。 安徽博物院是安徽一处标志性文化设施 , 作为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个省级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的新馆 。
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七大稀世珍宝
本文图片

铸客大鼎
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七大稀世珍宝
本文图片

通高113厘米 , 口径87厘米
【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七大稀世珍宝】铸客铜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战国青铜器,圆口方唇 , 鼓腹圆底 , 三蹄足 。 颈侧附双耳 , 耳上部略外展 。 鼎腹饰有突起圆箍 , 双耳及颈部外壁饰有模印菱形几何纹 , 足根部饰有浮雕旋涡纹 。 其口沿刻着12字铭文 , 开头就有“铸客”二字 , 由此得名“铸客大鼎” 。 前足足跟和左腹下外壁各刻有“安邦”二字 , 足显其安邦定国之重器地位 。
于楚国中期铸造而成 , 该鼎在众多楚器当中最为雄伟为楚王重器 。铸客大鼎体量巨大 , 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 , 无不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 。 代表了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青铜器铸造工艺 , 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
龙虎纹四环铜鼓座
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七大稀世珍宝
本文图片

残高29厘米 , 直径80厘米
此器造型奇特 , 口沿作虎首和龙盘绕一周 。 虎竖耳 , 怒目圆睁 , 张口作吼啸状 。 龙独角上翘 。 器身满饰蟠虺纹 。 外壁饰四个衔环铺首 , 并铸有铭文两周 , 形象生动 。 上周约98字 , 下周约52字 。
这件铜鼓座造型奇特、气势雄浑 , 器形为圆圈形 , 上沿四周运用高浮雕的手法塑有猛虎与游龙 , 形象逼真 , 外壁饰有四个衔环辅首 , 器身布满羽翅纹 。 古代建鼓功能多元化 , 既可用作宴乐礼仪场合的乐鼓 , 也可用作战场上指挥信号的战鼓 。
吴王光鉴
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七大稀世珍宝
本文图片

通高37.7厘米 , 口径60厘米
春秋晚期吴国青铜器,因作器者为吴王光(阖庐)而得名 。 系吴王光为其女叔姬所作的媵器 。1955年5月出于安徽省寿县蔡侯墓 。 器共两件 , 各有铭文52字 , 除说明吴王光作器的原因外 , 并记载了当时吴蔡两国的关系 ,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另一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鉴为圆腹平底 , 两兽形耳 , 口、颈和上腹均饰密形云点 , 铭文确证吴国为姬姓后裔 。 鉴殉于蔡侯之墓 , 不仅说明吴蔡关系密切 , 而且证明同为姬姓的两国贵族可互为婚姻 , 似已打破同姓不婚的禁律 。 清同治年间山西代州蒙王村曾出土一件吴王夫差鉴 , 器形花纹均与此鉴相似 , 有“攻吴王夫差择厥吉金自作御鉴”铭文 , 但现已流至国外 。
鄂君启金节
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七大稀世珍宝
本文图片

长31厘米
鄂君启金节 , 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 , 因形似劈开的竹节 , 故名“节” 。 共出土5件 , 车节3件 , 舟节2件 , 其中4件系1957年4月在安徽寿县邱家花园出土 , 各节均为青铜铸造 , 合在一起呈圆竹筒状 , 节面镂刻八条阴刻直线 , 作为铭文的直格界栏 , 其上满饰错金篆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