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家谱知识】阅读老家谱你会断句吗?

众所周知 , 老族谱均系文言文写作 , 特别是谱序部分无标点符号 , 整本族谱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刊印下来的 , 对于家族成员来说 , 阅读老族谱就带来很大的困难!
【家谱|【家谱知识】阅读老家谱你会断句吗?】阅读老家谱 , 如果不能有效的断句 , 文章是很难阅读 , 更不可能了解文章的大意 , 所以阅读老家谱 , 断句是基础 。
大家都反馈断句难 , 也确实是 , 自从兴起白话文后 , 文言文和白话文是有一定程度的断层 , 如果古文功底不强 , 老谱文言文记载的资料是很难靠自己通过家谱记载探索自己家族的历史 。
但是真的断句难吗?非也 。 掌握以下几个断句的方法 , 诘屈聱牙的古文也可以迎刃而解 , 断句也就不难了 。
一、名词、动词、数量词断句
名词断句 。 通读序文 , 找出句中用作主语或宾语的人名、地名、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 , 然后思考其在文中是什么人 , 办什么事情 , 采用什么方式 , 取得什么结果 。 文言文句式主谓结构居多 , 但主语常省略 。
在断句时 , 要盯准动词 , 以动词为中心 , 找前后结构关系 , 确定主干 , 从而断开句子 。 此外 , 尚可以名(代)词定主宾 。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 , 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 。 “我”字 , 不仅各时代的文言文皆用 , 而且沿袭至今 。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 , 代受话人 , 是第二人称代词 ,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
动词断句 。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 , 经常用“曰”“云”“言”等字 , 这为正确断句 , 提供了方便 。 遇到“曰”“云”“言”等字 , 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
例如:江西《张氏承进家谱表》中的一段话:
“特授江西袁州府知府臣张闻儒为钦奉诏谕事天禧二年四月十一日奉颁诏谕敕臣备述祖先本末纂成家谱以进钦此”
借助名词断句的方法 , 正确的断句为:
“特授江西袁州府知府、臣张闻儒为钦奉诏谕事:天禧二年四月十一日奉颁诏谕 , 敕臣备述祖先本末 , 纂成家谱以进 。 钦此!“
再看《油麻岭冯氏三修谱·初旭公传》:“诗文见知梓里名宿屡世不售公抱抑郁不平之气怀才初未一试尝曰大丈夫处世可模范一家仪行一里即终身屈抑庸何伤遂弃举子业而敦尚实行事父兄以孝以敬处家室”
借助动词断句的方法 , 正确的断句为:
“诗文见知梓里 , 名宿屡世不售 , 公抱抑郁不平之气 , 怀才初未一试 , 尝曰:大丈夫处世 , 可模范一家 , 仪行一里 , 即终身屈抑庸何伤?”
二、虚词断句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 ,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 , 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 , 传为美谈 。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 , 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 , 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 ,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 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 也可以帮助断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