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敦煌国宝出窟记:走过万里千年,只为与你相见( 二 )


这次展览中的一些陶灯、木雕小飞天、木质小龙头等展品 , 对张小刚个人而言很有意义 。 2002年 , 敦煌进行洞窟加固保护工程建设 , 对一些之前没有开放的洞窟进行抢救性发掘 , 那时他刚工作不久 , 参加了藏经洞上一个小洞窟的发掘工作 。 前后两室、10米见方的小洞窟 , 打开后里面堆积了几十厘米厚的流沙 。 他们戴着厚厚的口罩 , 在积年尘土弥漫的狭小空间里面小心翼翼地清理 。 “洞口很小 , 环境封闭 , 进去10分钟口罩就黑了 。 ”张小刚说 。
按照考古规程 , 他们把沙土一层层清理掉 , 陶灯、钱币等等文物逐渐显露出来 。 “体量都不大 , 尺寸也不大 , 但都是精品 。 ”他们花了一周时间把小洞窟彻底清理干净 , 陆续发掘的文物居然是近年来敦煌抢救式考古发掘中出土文物较多的一次 。 这让张小刚的考古生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
张小刚还记得 , 他拿着考古简报给彭金章教授审 , 和蔼的老先生在细节上字斟句酌 , 要求极严 。 “我写的一些文字 , 彭老师都细心修改 。 樊老师则经常会跟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说 , 哪位专家来敦煌了 , 在看哪个洞窟 , 你们这些年轻人赶快去听听他是怎么讲的 , 向他请教 。 ”张小刚回忆说 。
不同时期考古发掘的文物 , 在张小刚眼里是有温度的传承 。 “敦煌太复杂了 , 一个洞窟的工作量也是不可想象的 。 ”张小刚说 , “我们正在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做每个洞窟的详细考古报告 , 全部做完 , 估计要好几代人 。 听着挺吓人 , 不过想想已经传承下来的好几代人 , 也就没什么了 。 ”
10多米长的敦煌卧佛是3D打印的复制品
敦煌|敦煌国宝出窟记:走过万里千年,只为与你相见
本文图片

敦煌卧佛复制品安装到位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任勇 摄
这次展览中著名的敦煌卧佛 , 长10多米 , 呈侧卧状 , 神情柔和而又庄严 。 它是被分成好几块才搬运进场馆内的 , 再组合成一尊完整佛像 。 整个佛身严丝合缝 , 丝毫看不出拼接的痕迹 。
这尊完美的复制品 , 其实是“数字敦煌”和3D打印相结合的产物 。 “利用我们的数据 , 把敦煌的卧佛打印出来 。 ”李德仁院士说 , “现场的文物不能碰 , 但是数字化的文物可以任意变换 。 我们把数字敦煌变换成了一系列的文创产品 。 文物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在数字敦煌里进行‘现场’科研 , 旅游者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所形成的元宇宙 , 对敦煌文物进行增效、增强现实 , 让在壁画上动不了的飞天 , 在元宇宙里尽情歌舞 。 ”
像敦煌卧佛这般展览中的“特殊”复原文物和“特殊”复原洞窟 , 是“数字敦煌”让千年石窟“活”起来的一部分 。 而种种“活法”都和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一项持续16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密切相关 。
“我和樊锦诗教授初次见面时 , 她跟我说了两句话:文化遗产不能永生;文化遗产也不可重生 。 我接着她的话讲了第三句话:文化遗产可以在数字空间永生、重生 。 ”李德仁院士说自己和敦煌的缘分 , 从一场文化遗产的保护接力开始 。
文物历数千年 , 总是在逐步损坏 , 这是个客观又无奈的话题 。 不能在现实中永存 , 不妨在虚拟中长生 。 2005年 , 李德仁院士和夫人朱宜萱教授带着一位瑞士专家去敦煌考察 , 见到了樊锦诗教授 , 大家说用最精密的测量仪器对洞窟进行扫描 , 三维建模 , 不就相当于在数字空间里重建了敦煌胜景么?
很快 , 武汉大学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朱宜萱教授团队开始了莫高窟整体测绘数据采集工作 。 不久 , 遥感重点实验室黄先锋教授带队跟进 , 并突破关键技术 , 对洞窟进行机载激光扫描、地面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精密控制测量等“空地一体”测量 , 精度达到毫米、亚毫米级 , 终于在数字空间复原了洞窟的原始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