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经历了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的黄金时代,给我们呈现了无数经典的电影,其中不乏惹人泪奔的好电影 。但我想说的让我看哭了的,是最近的一部,由香港内地合拍的,也许是内地独立拍摄的一部动画电影:《肆式青春》 。
整部电影分为三个独立的单元 , 第一个故事《一碗乡愁》通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色香味俱佳的湖南米粉,讲述了对奶奶的思念之情;第二个故事《霓裳浮华》日漫套路,讲述了香港两姐妹的奋斗历程 , 励志为主,先虐后温情;第三个故事 《纤雨初晴》虽是国产青春片套路,但恐怕真正有类似经历的人,才会产生共鸣,剧中上海话挺有老上海的味道 。
这里特别要讲述的 , 让人泪奔的,起码让我这些年来看哭的,是第一个故事,《一碗乡愁》:
【感人的香港电影】故事从主人公小明小时候讲起,在湖南的一个小乡村,有一间普普通通的小饭馆,专卖湖南米粉,跟着奶奶生活的小明 , 最爱吃这家馆子的米粉,据传闻说,这家店的老板曾在北京,给领导当过厨师,后因为种种原因到回老家,才开了这家馆子 。馆子虽小 , 但每天大排长龙,生意十分红火,而且限量供应,小明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去排队买米粉的奶奶端着两大碗回来,祖孙二人面对面吃米粉的场景 。
后来大些上了中学,小馆子老板被北京的领导召回北京的厨房工作了,再也吃不到那么淳香的米粉,然而小明成了上学路上的一家米粉店的常客,虽然味道及不上奶奶家村里那家小馆,但是别有一番风味 , “一中的学生吧?我儿子也在那上学,多吃点!”店里的老板娘经常照顾小明,常常给他的碗里多加一勺粉 。后来老板娘儿子因为打架受伤被开除,回家帮忙,米粉店变成了渔具店 。
岁月流逝,小明成了一名北漂,长期工作在北京很少回家乡 , 北京快餐店里批量加工的米粉 , 同样的食材,却已再吃不到家乡的那种风味,就像生活一样,忙忙碌碌,再没有童年时的童真和那种纯粹的快乐 。
家乡老父亲的一通电话,把漂泊异乡的游子召回那熟悉而有些陌生的村里的瓦房,熟悉的门口,那熟悉的人却已不在,看到回家的小明见到奶奶最后一面,回忆一幕幕浮现,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我也想起了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童年 , 好像屏幕中那个回来迟了一步未能来得及尽孝的孙子就是我,想到我也没能给奶奶端过一碗她爱吃的饭 。
多少年没能这样肆无忌惮地流泪 。
亲恩难报,尽孝应当趁早 。


感人的香港电影

文章插图


感人的香港电影

文章插图


感人的香港电影

文章插图


感人的香港电影

文章插图
《甜蜜蜜》,这部引起无数人共鸣和泪目的香港爱情片 。

感人的香港电影

文章插图
黎小军告别女友方小婷一个人从天津来到香港,想赚钱把小婷接到香港来结婚,在香港他认识了在麦当劳工作的李翘,偶然间他们发现彼此都喜欢邓丽君的歌,孤独漂泊的二人产生了感情,但现实还是将他们分开 , 黎小军娶了方小婷,李翘跟了黑社会的豹哥,豹哥后来意外身亡,多年后二人在纽约一个橱窗前相遇,看着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四目相对,耳畔传来《甜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