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影评解析 敦刻尔克影评

《敦刻尔克》遭到部分国内网友的抵制 , 不论出于何种考虑,都是网友们出于自己内心感受做出的决定,都无可厚非:
第一,《敦刻尔克》是《战狼2》上映一个月,票房即将突破55亿时上映,在这以前的一个月中,《战狼2》突破所有人的意料,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之上片甲不留,将多部大片斩于马下,不论是天王还是小鲜肉都纷纷落荒而逃 。《战狼2》神奇地造就了1.4亿多的精神股东,这些不拿分红的股东每天不停的刷票房,无意中带火了猫眼电影的APP,搞得因刷的人太多太频一度瘫痪 。每天一个多亿盯着《战狼2》的票房,堪称一项世界奇观 。在八月份多部影片夹击时,《战狼2》的精神股东们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打胜了一场场漂亮的阻击战,大家越战越勇,目标也越来越高,甚至看到了60亿的高位,这时《敦刻尔克》来了,不管片子怎样,都是《战狼2》票房的大杀手 , 冲这一点喊出抵制的声音就不足为怪了 。
【敦刻尔克影评解析 敦刻尔克影评】第二 , 网友们做足了功课,搞清了整个敦刻尔克战役的来龙去脉 , 深挖了历史的细节:撤退时英军优先法军殿后,四万法军完成阻击任务后被迫投降 , 最后大多在德军战俘营受尽凌辱惨死的结局 。虽然军事历史学家对希特勒为何下令停止进攻莫衷一是,但是被命名为代号“发电机行动”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最初预计撤出三万人最后撤出了三十多万,保住了英军的实力,为日后的反击奠定了基础,从历史的全局来说,大撤退也是一次胜利 。但是网友又挖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指挥官,被英国人誉为英雄的亚历山大于两年后中国远征军在缅印大撤退有关 。原来大家看远征军历史时的注意力集中在美国人史迪威身上,这次因为电影《敦刻尔克》发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指挥官与造成三万多中国远征军牺牲的缅印撤退有关 。虽然那次战役有敌情不明、敌众我寡、友军之间相互掣肘和指挥协调等诸多原因,说他坑了中国远征军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在撤退中牺牲的三万多远征军那是国人的父兄啊 , 网民迁怒于英军最高指挥官亚历山大 , 进而要抵制歌颂使他扬名立万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影片也就有了一定的道理 。
第三,电影《敦刻尔克》究竟怎么样?如果因为抵制而错过了一部伟大的电影网友岂不遗憾?导演诺兰因拍出了《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影片确实无愧于好莱坞的大神级导演  , 他年轻帅气加才华横溢,受人膜拜不足为奇 。有人喊出“诺兰出品必是精品”即是对他过往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他即将上映影片的期待,但是没看影片就以这个为理由打出高分就有点无脑,是典型的脑残粉行为 。影片上映前,导演和许多专家和同行进行了推荐,吴京看了提前场也给了高度评价 。但是影片上映后除了叫好以外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本人特意去看了影片 , 可以说一说真实的感受 。
一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诺兰以小见大的情节设计从小人物出发 , 两个士兵、三个飞行员、英国游艇船长和儿子加一个船员,一个海军指挥官加一个陆军指挥官,主要描写这几个人,街道上几乎没人,海滩有排成几列的士兵,不知四十万人都藏在了哪里 。因为历史的结局已经剧透,因为没有场面的带入感,导演用音乐和越来越快的嘀嗒声营造的悬疑氛围没有达到效果,一场几十万人的战役变成了几个人的游戏 。特别是空中标明是一小时,历史上几天惨烈的数百架飞机参战的大空战完全没有表现,只是几架飞机的一场追逐战,真正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地面一周、海上一天和空中一小时的精巧设计和剪裁衔接,变成了将三个时空三个场景生硬捏合在一起的炫技 , 好像就是让你看看导演牛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