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来源于老子《道德经》“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养心莫善于寡欲”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分别来自道家和儒家 。道家主张出世,儒家主张入世,两大学派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大不一样,但在修身养性如何正确地对待欲望这个问题上却惊人地相似 。
文章插图
欲望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 , 人的欲望分为两种 , 一类是先天的欲望 , 譬如衣食住行,吃饱、穿暖、有房住、出行方便,能够满足生存需求 。一类是后天形成的,它是在先天的欲望基础形成的欲望,经过后天的尝试之后,才能成为欲望的,还拿衣食住行来说,吃饱饭之后就希望吃更好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穿暖和了之后就希望穿漂亮的,衣服要名牌;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又开始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有了车,又开始向往豪宅、豪车;有了钱,接着还想在社会上有名 。一个欲望推动着另一个欲望,各种贪欲接踵而至,永无尽头 。
满足基本需求是很简单的,但满足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很困难的 。人为了满足欲望,就会不择手段去追求 。要得到某些东西,不管我用何手段、何种方法,非得得到不可 。这个时候,祸害就来了 。老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
【养心莫善于寡欲的意思】要避免欲望带来的祸患,儒家和道家教育人们要寡欲与知足 , 这是同一层次、不同侧重点的理念 , 寡欲侧重从人的内心对自身进行约束 , 知足则是更加具体地要求在面对利益时要有的一种状态 。寡欲是内心的节制 , 知足是行为的节制 。一个人能够从内心降低欲望,在行为上就会满足 。
文章插图
首先,要降低欲望 。
欲望产生于哪里?来自于心内,就要从管住心做起,涤除心中过多的杂念 。先有内心的节制,你才能在行为上节制 。
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减少利己的私心,削弱欲望;“虚其心”,让自己的心虚空起来 , 少起私心杂念 。
文章插图
孟子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 , 要修养自己的心性,就要减少欲望;“不可使欲”,不要让后天一些没有必要的欲望成为自己的欲望 。
其次,要知足常乐 。
老子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懂得知足的道理,明白了知足的重要性 , 就会觉得满足,就能经常处于满足的状态 。
文章插图
“知足不辱 。”不知足的人,有求于人 , 就会巴结讨好别人,遭到侮辱 。不知足,贪欲无厌 , 当止而不知止 。知足的人,凡事心怀满足,知道把握分寸,就不贪求 ,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便不会招到灾祸 。
“知足者富 。”知足的人永远都富有 。对生活满足的人,即使他吃菜根 , 喝白水,穿布衣服,住简单的房子,能够维持生活 , 就感觉非常的快乐,可以算是一个富足的人了 。而不知足,就会与人攀比,即使富有四海,但还想要更多 。对别人羡慕嫉妒恨,心生愤恨,怨恨他人也怨恨自己,再富有也不快乐 。
文章插图
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的时代 , 包括张扬人的欲望,对吃喝玩乐的欲望,对财富的欲望,对权利的欲望,对名的欲望,等等 。人们追求欲望越来越大 , 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生痛苦,欲望成了现代人的痛苦烦恼之渊源 , 焦虑不安也成了现代人心理特征 。
- 早安正能量简单一句话 莫辜负最好的年纪
- 莫名的心情低落说说 悲伤的感觉说来就来
- ?如何幽默的表达出加班 看的莫名心酸
- 一分钟从百莫大三角恋中走出来 遇到三角恋怎么办
- 未经他人之苦,莫劝他人善良
- 故宫养心殿西暖阁的勤政亲贤匾额是谁题写的 故宫养心殿勤政清闲谁写的
- 提醒人注意保暖的句子 天冷莫忘添衣裳
- 莫高窟的相关资料 中国4大石刻
- 她消失了不再纠缠我了 我的心莫名痛起来
- 离婚后前夫找我睡,离婚后前夫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