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谁而写?“威廉”如何成为“莎士比亚”?

【|戏为谁而写?“威廉”如何成为“莎士比亚”?】|戏为谁而写?“威廉”如何成为“莎士比亚”?
本文图片

|戏为谁而写?“威廉”如何成为“莎士比亚”?
本文图片

|戏为谁而写?“威廉”如何成为“莎士比亚”?
本文图片

◎梅生
莎士比亚的剧作源源不断地为全球范围的影视和戏剧提供养料之外 , 他的生平近些年也成为不少创作者的灵感来源 。 斩获第7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奖项的《莎翁情史》、BBC为纪念他诞辰400周年推出的英剧《新贵》、爱尔兰正点剧团2019年献演于香港艺术节的话剧《哈姆尼特——莎士比亚之子》等 , 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 展现这位大剧作家的传奇人生 。
这些作品“还原”莎士比亚经历的同时 , 不敢忘记他的神坛地位 。 即使在以他早夭的儿子为主角 , 带有悲情色彩的《哈姆尼特——莎士比亚之子》中 , 他的形象也是文学成就非凡的大师 , 而非伤心欲绝的父亲 。
与它们相比 , 去年在北京首演时形成口碑效应的话剧《威廉与我》(世纪华鹏制作 , 田晓威、朱珠编剧 , 田晓威导演) , 虽然也是为莎士比亚作传 , 但却让他走到了人间 , 成为既与芸芸众生没有区别 , 又与作为戏剧创作者或观众的“我”关系密切的普通人“威廉” 。 400多年前他作为一名“伦漂” , 渴望用双手闯出一番天地的心理 , 完全适用于今天的众多“京漂” 。 他面临的演出与创作环境虽然不尽如人意 , 但对戏剧始终保有热爱 , 也一直在坚持写作 , 则让中国的戏剧乃至文艺创作者深有共鸣 。
话剧《威廉与我》开场 , 李梅、张懿曼、杨柳与田晓威饰演的四名剧场工作人员 , 以既是故事讲述者又是角色扮演者的身份 , 带领观众走进威廉的童年:他五岁那年因为误闯斯特拉福德市政厅的舞台 , 与戏剧正式结缘 。 随后 , 四位演员由始至终保持着既是旁观者又是剧中人的双重身份 , 以跳进跳出的间离手段 , 一边讲述一边演绎莎士比亚的个人成长与创作史 。
青年时期 , 他身为皮革商的儿子 , 告别故乡的父母与妻女 , 独自来到伦敦闯荡 , 想在戏剧圈占有一席之地;人到壮年 , 他如愿以偿获得成功 , 成为继《帖木儿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等剧作的作者克里斯托弗·马洛之后 , 伦敦甚至英国最红的剧作家 , 创作了多部合乎权贵或民众需求的历史剧与喜剧;中年阶段 , 他在剧场界的地位 , 逐渐被本·琼斯等后起之秀取代 , 创作转向悲剧;行至暮年 , 他回到斯特拉福德的老家 , 离世之前写了几部传奇剧 。
该剧讲述莎士比亚的生平典故与重要创作的同时 , 亦用诙谐的笔触勾勒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 , 让历史情境与当下世界发生奇妙的映照关系 , 可谓专业性、艺术性与趣味性兼备 。 剧中伦敦的剧场因为瘟疫停摆 , 大量从业者跟着失业 , 台上的角色应对1665年在伦敦肆虐的腺鼠疫时 , 或戴上鸟嘴罩 , 或声称打了疫苗 , 或对以剧场为代表的公共场所消毒 , 让台下戴着口罩看戏 , 进场之前出示过健康码、测量过体温的观众不免苦笑 。
但这些对该剧而言 , 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 。 作为一部体量庞大、台词密集、结构复杂的原创作品 , 话剧《威廉与我》时长近三个小时 , 与莎翁有过交集的人物则多达三十多个 , 演出时能将观众牢牢吸引 , 源于演员表演与导演手段、舞美道具、服装造型的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