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博物馆之夜有玄机!在两江四岸,看国宝“活”起来

极目新闻首席采访人员戎钰
摄影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 萧颢
江汉揽胜 , 气象万千;千里江山 , 只此青绿 。 5月18日晚 , 作为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惊喜单元 , 博物馆之夜长江灯光秀惊艳亮相 。 大秀以武汉城市夜景为依托 , 通过灯光展演《江汉揽胜图》《千里江山图》等4幅名卷 , 同时 , 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三星堆青铜面具等“国家宝藏”的影像 , 也被投射到长江两岸25公里的楼宇之上 , 让观众感受何为“让文物活起来” 。
《迎宾出行图》里的仪仗浩荡 , 如何幻化为活灵活现的三维动画?《千里江山图》那风靡神州的只此青绿 , 如何与武汉夜景相融?5月19日 ,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专访该创意设计团队负责人葛进军 , 请他讲述这个“出圈”创意的诞生历程 。
博物馆|博物馆之夜有玄机!在两江四岸,看国宝“活”起来
本文图片

博物馆之夜长江灯光秀实景
长江上的“虚拟博物馆”
5月18日晚 , 来汉参加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全国文博界学者们搭乘知音号 , 于惬意江风中感受了长江灯光秀的魅力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几乎所有学者都拿出手机 , 记录下长江两岸楼宇“只此青绿”的瞬间 , 以及《迎宾出行图》中的人物、马车在长江二桥上“前行”的惊喜 。 这幅景象也成为本届“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
应该说 , 这个高光时刻 , 早在此次博物馆之夜灯光秀创作团队的意料之中 。 据葛进军介绍 , 团队今年3月接到创作任务 , 时间紧、任务重 , 而创意人员在“头脑风暴”阶段遇到的最大难点 , 就是如何将今年国际博物馆的主题“博物馆的力量” , 通过灯光秀进行数字化的表达和呈现 。
借助湖北特色 , 秉持文物“活化”思路 , 充分考虑载体特点——创意团队确定创作基础后 , 此次大秀的重头戏也就呼之欲出 。 “长江灯光秀的特点是大气壮阔 , 长江的形态也很适合展示画卷 , 所以我们选取了4幅画 , 分别是:代表我们楚文化的《迎宾出行图》 , 代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湖北武汉的《江汉揽胜图》 , 代表祖国壮美河山的《千里江山图》 , 以及代表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丝路山水地图》 。 ”通过创意设计 , 这4幅画作“活”了过来 , 穿越时空与武汉城市景观相融合 , 让观众震撼之余 , 也呼应了“博物馆的力量”这个主题 。
此外 , 创意团队还选取了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三星堆青铜面具等观众非常熟悉的“国家宝藏” , 以及10多家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的建筑造型 , 将其影像用灯光秀的形式投射到两江四岸 , 在物理空间上组成了一座跨越历史时空的“虚拟博物馆 。
葛进军表示 , 受限于物理环境 , 创意团队设计的画面很难做到百分百细腻呈现 , 所以团队在前期策划时确定的方向是:远看有场景 , 近看有细节 。 不强求观众把每一个细微之处都精准捕捉 , 但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城市格局与文物“活化”的巧妙结合 。
博物馆|博物馆之夜有玄机!在两江四岸,看国宝“活”起来
本文图片

博物馆之夜长江灯光秀实景
中国最早连环画“活”了
据采访人员观察 , 此次博物馆之夜长江灯光秀的全部展演中 , 最吸引观众眼球的画面当属《迎宾出行图》中的人物、车马都“活”了过来 , 在现代楼宇和桥体上“行走” , 活灵活现 , 令人难忘 。
葛进军告诉极目新闻采访人员 ,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 《迎宾出行图》一直是大众非常熟悉的国宝 。 “我们在创作上的第一个创意就是 , 除了要把它做成三维的 , 还要让它从文物里‘走’出来 , 与我们的地标、我们的历史相连 , 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