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对美国宣战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美国

在冷战开始前,西方反共的中心在欧洲,尤其二战开始之初苏联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袒护德国 , 并利用第三国际破坏英法等国“准备帝国主义战争努力”,加上“肃反”的负面影响,因西班牙内战而一度出现的西欧左翼兴旺势头急转直下,法国36年刚刚上台的左翼联合政府很快垮掉,英国也出现了各主要党派都反共反苏的局面 。直到法国投降、英国独立抗德,这种情绪也未扭转 。
关键时刻希特勒帮了苏联的大忙:他的“巴巴罗萨计划”打破了格鲁吉亚大叔的幻想,将苏联拖入了战争 , 而正走投无路的英国作为欧陆战略平衡的老手一下看到了翻盘希望,因此一贯反苏反共的丘吉尔才会发出“为了胜利我不惜和魔鬼握手”的欢呼,迅速和苏联结盟 。
相对而言,战前美国朝野并无强烈反苏反共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二战胜利后、冷战开始之际被麦卡锡之流挑起的) , 相反 , 不论政府、财团,对苏联的建设和发展都一度给予了积极配合,“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外援正是美国财团 , 除了德国、意大利外,美国也是比较不排斥向苏联出售军事技术和装备的国家,早期苏联驱逐舰设计,主要就受意大利和美国的影响 , 波利卡尔波夫也曾打算基于从美国引进的发动机设计战斗机 。
【二战德国对美国宣战 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美国】但另一方面,珍珠港事变前美国社会和政坛的主流情绪,是“孤立主义”和门罗主义,即只把美国的军事关注点集中在美洲范围内,而不愿像一战那样把美国的战争资源和人命用于“不相干的遥远战争” 。尽管罗斯福认识到一旦英国、苏联被纳粹打垮,美国将在世界范围内孤立无援,但他也不敢公然违拗孤立主义的民意 , 只能搞些“租借法案”之类小打小闹 。
在这个阶段,罗斯福等决策层少数人希望美国加入同盟国一边,因为美英是盟友,而英国自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起就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 , 且美国社会、政坛对纳粹和法西斯主义并无共鸣(只有林白等少数边缘政客敢附和法西斯主义,这和亚洲、欧洲情况迥异,后者在二战爆发之前 , 法西斯主义可是一度很时髦的),罗斯福或任何能当美国总统的人,都不会让美国加入轴心国的——但他不敢公然跟民意主流的孤立主义对抗,那么也就只能继续保持中立 。
关键时刻日本偷袭珍珠港真正为苦于没理由说服美国参战的罗斯福提供了最好的论据,而在民意已逆转、参战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罗斯福当然会推动美国向整个轴心国阵营、而不仅仅向日本一国宣战,因为这样就能把20多个反轴心国的国家都拉入自己一方,而不至于孤军作战 。
无论从美国战前社会、政治情态,还是二战前期的发展脉络 , 美国都只可能有两个选择,即要么不参战 , 要么站在同盟国一边参战,“支持德国打苏联”的概率为零,因为纳粹先和英国处于战争状态,然后偷袭了苏联 , 急于摆脱孤立无援局面的英国在最反苏反共的丘吉尔倡导下已经和苏联成为了战友,美国事实上别无选择 。
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小利益服从大利益 。
二战德国发动战争,志在统一欧洲称霸天下 。日耳曼人也的确强悍 。可以说横扫欧洲无敌手 。美国如果帮助德国取得天下,充其量是得力小弟 。还会被法英等亲朋鄙视排挤 。如果领导英法等落毛凤凰借助苏联的力量打败德国 。那美国就可以做老大 。做老大有多大红利历史已经展示清楚了!
干这个事情关键在精确计算把握时机 。所以在德国不可战胜时 , 美国做生意赚钱;在德国可以战胜时,美国参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