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全集和曾国藩家书

看到前面一篇评论,受教 , 有点话想说 。一,说到日记极少的问题,我想可能这是并没有完全理解“求阙斋日记类钞”的编辑体例,它并不是少,而是精 。编者是将曾文正公日记里的内容进行了拣?。?按照主题的不同进行了分类 , 方便读者的阅读 。而不是完全按照时间进行罗列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这种编选体例 , 但对于时间有限的读者而言,读这10万字不到的内容并且能将曾国藩日记的精华全面了解,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另说到全,岳麓版《曾国藩全集》也未必称得上全,《曾文正公全集》中收录的内容,岳麓版也有没收的 。比如岳麓版日记中,咸丰元年至咸丰八年间没有任何日记收录,有传是战火中遗失,也有传因忙于创办湘军而没有记日记,而我们在“求阙斋日记类钞”中却发现了咸丰元年、咸丰二年很多日记的节钞 。比如“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 , 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辛亥七月”条,是咸丰元年七月所作 。二,关于“十八家诗钞”和“经史百家杂钞”的问题,首先个人认为编选本来就是古人著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曾国藩在国学方面的重要成就 , 不收反而不合适 。另说这是“文学”不敢苟同,经史子集如果都可以算作文学,那古往今来所有著作都是文学著作了 。其实这应该是两套很棒的国学选本,是国学入门很好的课本 , 毛泽东也曾经对“经史百家杂钞”有过很高的评价 。三,未收家书,这个是事实 。不过《曾文正公全集》未收家书肯定不是当时没有家书的资料,实际上早在曾国藩在世的时候 , 曾国藩的家书就曾以单行本的形式流传于世 。曾传是因打败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未向皇帝表明没有自立为王的野心而特意安排出版家书的 。虽然对于全集未收家书没有文字记载的说明,但综合各种资料分析,这和《曾文正公全集》的出版立意有关系,“经世致用”是主题 , 这从所收录的“曾文正公书札”中和友人的书信中将谈论友情家事的部分不选可以看得出来 。而家书中父慈子孝、兄宽弟忍等和“经世致用”的主题不同,再加上早有单行本问世,未收也可以理解 。闲话一句 , “修身必备,从政必读”倒确实将《曾文正公全集》的主旨点得很明确 。四,《曾文正公全集》中所收黎庶昌编辑的“曾文正公年谱”少有人提及 , 而对于非专业历史研究者而言,这部分已经足以对曾国藩人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第三者编辑 , 其客观性也比本人的日记、家书等来得更可信 。五,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而非专业的历史研究专家 , 《曾文正公全集》既能够把曾国藩一生智慧的精华涵盖全面,而由于其强大的编辑团队,编修精良,让后人更容易贴近曾国藩修身治世的思想,应该是曾国藩爱好者了解曾国藩的不错范本 。当然,没有收家书算是小小遗憾 。当然,如果你是一位曾国藩研究者,那岳麓版确实能提供更多的史料 , 当然也是好选择 。
【曾文正公全集和曾国藩家书】都说全集好一点,各有各的好吧,个人觉得还是集众家之所长吧 , 关于他的书还是挺多种的都写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