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明朝皇帝必须遵守的那些礼仪,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 , 一起看看吧!
中国是礼仪之邦,两千多年的传承中 , 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礼仪,特别是封建社会时期,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礼仪对于人们的生活起到了指引性的作用 。古代礼仪最具有代表性肯定是皇帝的礼节 , 不论举行何等仪式 , 都要严格按照礼仪程序进行 , 一点都马虎不得 。
祭奠祖先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 礼义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 , 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 , 成人之道也 。——《礼记》
从《礼记》的记载中我们可知礼仪对于古人之重要性 。当然 , 随着历朝历代不断的发展,礼仪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朱元璋在北伐之时提出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当然也包括汉族的礼仪,今天我们就是从万历皇帝登基说说明朝的礼仪 。
![盘点:明朝皇帝必须遵守的那些礼仪](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2/2306352N2-0.png)
文章插图
万历皇帝是明朝皇帝中最具有代表性,九岁登基,在位48年,除了成人冠礼其他的礼仪都是其在位期间举行的,比如大婚、老皇帝的葬礼等等 。一国之君,一行一动都代表这个国家,如若有不合礼数的地方 , 可是丢国家的脸面 。即便是九岁登基的万历皇帝还是个孩子 , 但在礼仪方面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 。
万历皇帝的成人冠礼
不得不说的是古代的成人冠礼,古代男子要想成婚 , 必须先进行成人冠礼,以表示到达“法定”年龄可以结婚了 。古代的成年礼,一般规定是男子20岁行、女子15岁,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万历皇帝的成人冠礼 。由于万历皇帝的父亲隆庆皇帝病入膏肓,不得已提前给儿子举行成人礼,以方便其继承皇位 。明朝恢复了被元朝破坏的华夏礼仪制度,冠礼在明朝实现了第二次复兴 , 所以明代冠礼比较盛行 。成人冠礼是必不可缺的礼仪,但是对于小小的朱翊钧繁杂的仪式却是一种负担 。作为皇子的朱翊钧,要面对满朝的文武大臣,这么大的场面,换成什么样的小孩也会“蒙圈”,但是仪式还是要进行下去 。
在朱翊钧成人冠礼之时,他要前后三次不同的装束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手拿玉圭,被礼部官员引导行礼,并且还要用特设的酒杯饮酒,全套的成人冠礼下来需要半天的时间 。你们认为这样就半天就能完事吗?太小看明朝的礼节 , 在举行完成人冠礼的第二天 , 还要用最庄重的姿态坐在殿前接受百官的庆贺,这样才是一个完成的皇家成人冠礼 。
万历皇帝的继位礼仪
谦虚是古人的优良品质 , 哪怕是关系到皇帝继位的大事 。朱翊钧已经是官方认定的唯一皇帝了 , 但是九岁的他还必须要做一套谦让礼仪 。按照继位的传统流程,全体官员以最诚恳的言语请求朱翊钧继承皇位,不过面对官员的前两次请求,朱翊钧必须严词拒绝,表示自己不能胜任的态度 。到了百官第三次请求 , 他才把父亲丧葬放在一边,以国家社稷为重而继承皇位,这一套推辞和接受的过程看似“无聊”却必须有条不紊的进行 。
从明仁宗朱高炽开始,明朝皇帝都要在天安门举行登基仪式 。《明史·礼志》中记载:“先期,‘司设监’陈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皇帝登基的前期工作有司设监、尚宝司、教坊司等部门做好准备 。登基当天 , 再有礼部的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然后新皇帝登上天安门等待百官到来祝贺,司礼太监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 。皇帝登基场面之宏大,文字已经不能完全表达,只能通过简述登基大体流程来体会一下了 。
- 万历皇帝身边为什么没有出现奸臣?
- 明朝李太后和首辅张居正之间什么关系?
- 朱元璋身为一个乞丐能当上皇帝究竟靠的是什么?
- 宋朝和明朝都是重文轻武 两朝是怎么对待文人的
- 盘点:毁于战火的古建都有哪些?
- 王敦:将开国皇帝活活气死的权臣
- 盘点:至今未被挖掘的四大名人墓地
- 竟有从明朝活到现在不死的动物?
- 斗罗大陆戴沐白当皇帝了吗
- 孝武帝司马曜 死的最窝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