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圆明园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 圆明园是当时皇帝们的御花园,明清两代皇帝都非常的喜欢圆明园,但是,后来因为因为八国联军侵华到底圆明园被毁,当时的圆明园被抢劫一空,带不走的就毁掉烧掉,最后的圆明园简直成了废墟 。当时,圆明园被毁清朝的老百姓们都非常的麻木 , 这到底是为什么?具体的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当时的清朝百姓对圆明园为何麻木不堪?真正原因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3/0310063152-0.jpg)
文章插图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当时的北京老百姓沿街看热闹人山人海,联军一开始找不到去圆明园的路,是北京老百姓帮助联军找到了去圆明园的路 。
洋人在圆明园大肆烧抢一番以后撤走了 , 清朝的老百姓到有利可图了 。大批老百姓 , 土匪,流民闯入圆明园抢劫剩下的金银财宝 , 很多老百姓借此发了横财 。
洋人打入北京城,圆明园被烧 , 当时的清朝老百姓没有一个人起来反抗联军,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国耻 , 圆明园被烧 , 里面东西被抢了 , 这是洋人跟朝廷之间的事情 , 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是当时清朝老百姓心理的典型写照 。
老百姓认为,国家是皇上的 。既然国家都是皇上跟朝廷的私有财产,那么圆明园被烧又有就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国家又不是我的 , 国家是皇上的,那这个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跟我有关系吗?
当时的清朝连年战乱灾荒,百姓卖儿卖女都活不下去 , 终日在死亡线上挣扎 。加上之前多年残酷的文字狱不准百姓过问政事 , 老百姓早就养成了不问政事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态 。
![当时的清朝百姓对圆明园为何麻木不堪?真正原因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3/0310063P2-1.jpg)
文章插图
清朝后期老百姓会有如此麻木不堪的心态 , 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乾隆爷那套“高明”的文字狱政策,文字狱的作用就是让老百姓跟知识分子都变成没有思想,听话的顺民奴才,这下好了,老百姓的确是变得听话了 , 但是国家有难,老百姓也不会管你朝廷是死是活!
相关阅读:
圆明园
![当时的清朝百姓对圆明园为何麻木不堪?真正原因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3/03100A305-2.jpg)
文章插图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 , 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
【当时的清朝百姓对圆明园为何麻木不堪?真正原因是什么】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 , 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 , 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帝时,国事日衰 , 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 , 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 , 改建其它建筑 。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
- 吴三桂造反时兵力是清朝的两倍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 古代清朝皇帝除夕年夜饭吃些什么?有多少道菜
- 清朝女性都需要裹小脚吗?为什么有的裹有的不裹?
- 清朝的妃子侍寝为什么都是被裸着抬进去的?妃子会和皇上过夜吗?
- 黄巾起义是怎么爆发的 当时的背景又是什么样的
- 为什么清朝时期中国人口上升速度很快?
- 清朝人留辫子他们多久洗一次头呢?
- 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清朝会怎样还会灭亡吗
- 清朝漕运总督施世纶逝世
- 清朝的时候人们为什么都留辫子?真正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