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刘邦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蛮有意思的,这个人给人感觉就是有点乡野气息,其实更多的时候还是因为他的出身了,所以他身边的人也都有这样的感觉的,有的人说是狐朋狗友 , 那么这个词语好像是贬义词了,所以这句话到底是怎么理解的,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这么理解刘邦的治国大才都是“狐朋狗友”这句话](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3/034I01058-0.jpg)
文章插图
结论:
因为刘邦的朋友们有着种种的才能 , 所以刘邦才能起于微末,从秦末诸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 。
相反,刘邦从泗水亭长一步步地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也不断给这个由“狐朋狗友”组成的初始创业团队机遇和挑战 , 使他们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后人心目中的将相之才 。
秦朝末年,二世皇帝无道,各地起义频发 。
![这么理解刘邦的治国大才都是“狐朋狗友”这句话](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3/034I01614-1.jpg)
文章插图
于此同时 , 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刘邦带着相熟的几个好友和沛县的二、三千子弟起义 。
而就是这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团队,竟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沛县的起义者到西汉王朝的建立者这样华丽的转变 。这乍一看来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
刘邦爱喝酒、好女色,不事生产,给人以混混、痞子的形象 。而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与其相熟,且最后与其起事,自然容易被认为是一群“狐朋狗友” 。而就是这群“狐朋狗友”竟然开创了一个新的朝代 , 青史留名,这也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刘邦这些“狐朋狗友”最后成了国之栋梁呢?
其实,刘邦这一干人等并不是酒囊饭袋,相反他们还各有各的长处 。
樊哙周勃勇武过人自不用多说 。萧何在刘邦占领咸阳,诸将竞相争夺财物之际,收取了秦朝的律令、图册、档案 , 因此得知天下要塞详情、人口多寡、诸地强弱 。面对覆灭秦朝如此重大的胜利还能如此清醒,为大局着想,由此可见萧何非常人所能及 。
至于曹参,跟随刘邦多年战功赫赫 , 更有萧规曹随的美谈 , 亦是了不起的人物 。
那他们是一开始就是治世之臣、败敌之将吗?
不一定 。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 他们这群人终归是有两把刷子的 。否则他们在乱世之中也没法崭露头角 , 并且一步步的站稳脚跟 。
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萧何等人也是如此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个可以给他们不断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带头人 。
玉不琢不成器 , 人也需要经过不断的磨炼才能练就一身经天纬地之才 。
所以,他们有着良好的初始条件和顶尖的成长环境(从沛县起义至建立西汉王朝) , 成为治国大才也就不难理解了 。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刘邦这个人 。
刘邦在起义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的前半生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且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贪酒好色 。如果在正常年月,他可能就只是与平常官吏插科打诨的泗水亭长罢了 。
可是,时代选择了他 。他偏偏赶上了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他的优点在这个时代被无限放大,他的这个优点就是能用才 。
西汉建立之后,刘邦与群臣饮宴,谈及得天下的原因,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夫运筹帷幄之中 , 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 给饷?。痪傅? ,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 , 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
![这么理解刘邦的治国大才都是“狐朋狗友”这句话](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3/034I061K-2.jpg)
文章插图
- 为什么春秋时期的战争这么“讲礼”?
- 刘邦未发迹前经常带小弟到大哥家蹭饭,却被扫地出门
- 项羽与刘邦经历了三个相似的场景,却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 刘邦的私生子刘长最后是什么结局?
- 关于元宵节的伤感说说 寂寞的心情谁能理解
- 结发夫妻中的结发原来是这么回事 结发是什么意思
- 微信上对男友昵称这么备注 称呼男朋友的亲密昵称
-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时,比他小三岁的刘邦在做什么?
- 离婚后房产一律这么分 夫妻离婚房子怎么分配
- 刘备一共有多少个称呼,都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