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覆灭的原因 庞涓为什么一定要灭秦

这是《大秦帝国》中对于历史歪曲的一个例子而已 。
就现存史书的文字记载来说,完全没有庞涓有灭秦之议的说法 , 同样,也没有魏国有灭秦之议的说法 。
如果以历史恩怨来说,西河之地 , 最早属于晋国 , 后来被秦国占领并不断扩张拓展,到三家分晋后,魏国崛起 , 先是城少梁(今陕西韩城),后来派吴起尽取西河 。
而接下来我们看史书的记载,并不是吴起以西河为基地进攻关中,而是秦国不断地主动进攻意图夺回失地 。
【大秦帝国覆灭的原因 庞涓为什么一定要灭秦】所以,这里有一个《大秦帝国》塑造的错觉,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秦国等待天降商鞅实现大国崛起,事实上,在秦献公时代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编民为什伍,初为县,整顿国力,最终在秦献公二十一年取得石门之战的胜利,大败魏军,斩首6万 。
而在这之前,秦国哪怕是在内乱频频的情况下,也在对魏国发起攻势,可见,并不是什么“魏国亡我之心不死”的受虐故事,而是争夺地盘的争霸战争,只是相对于极盛期的魏国,秦国略逊一筹罢了 。
而魏国的极盛期的产生,本身并不是由土地、农业造就的 , 魏国在占领西河、大梁周边之后 , 巩固了三晋同盟 , 其实形成的战略地理态势是以黄河水运为中心 , 贯穿它从陕西到山东、河北的广大疆域,这是一条战略管道,得以串联几个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 。
比如安邑就是以解盐起家,大梁则是沟通南北的水系枢纽,还有河内是太行南北、黄河的交通枢纽,这些都是商业都会,也正是有这些地方的财力支持,魏国才能建立一支脱产的常备军,魏武卒 。
而精锐常备军就意味着数量要比普遍征召兵更少,他们的超强战斗力要通过便捷的内线机动来发挥完成 。
所以 , 为什么在魏武侯基本上搞散了三晋同盟之后 , 魏惠王时代一直致力于对韩赵用兵,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韩赵的敌对,对于魏国的内线机动和商业霸权的威胁是毁灭性的 , 所以他不断地对其用兵, 最后被完成了田氏代齐的齐国击败 。
至于说魏惠王迁都后秦国的扩张,那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因为魏国的疆域本身就是哑铃型的状态,向西的扩张本身就不可能完成 , 即使灭秦也无利可图,秦的核心地域在关中平原,渭水流域,即使得到也不会有太大的力量提升,可以说是肘腋之患,而三晋的分崩,对于魏国才是真正的心腹之疾,所以战略目标向东倾斜,也就是情理中的事儿了 。
所以,看到庞涓力主灭秦 , 或者说魏国、乃至关东六国对于秦的敌视,我就想笑,毫无道理啊,什么五国伐秦,在商鞅之前的时代也不存在啊 ,  只有春秋末期曾经有过 , 那距离商鞅也有100多年了吧……
综上所述,《大秦帝国》对于秦国的描述,本身就不是按照历史逻辑来的,而是一套参考中国近代屈辱史编出的故事……
庞涓就是个毫无战略眼光的短视功利主义者,赵,魏 , 韩,兄弟之国,本应同声共气抵御外侮,三家灭智伯分晋,若以秦为患 , 应当时刻防范西边关中强秦的蠢蠢欲动,一如晋的一贯做法 。
可是梁惠王也是个鼠目寸光,见利忘义的急功近利者,上有所好,下必甚矣,庞涓又是抱着卖与帝王家的追求荣华富贵的目的前来,一拍即和,开始拣软柿子捏的意图 , 不顾自己的生存空间需要有和睦的邻国,唇亡齿寒的道理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 不劳而获的强盗理念成为国家最高理想,不顾国家实力倾巢出动攻击邻国,却由于邻国自有盟友援救,首尾不能相顾一败再败,无谓的丧师失地迁都大梁 , 而且沦为各国的笑柄,国势从此一厥不振,魏文侯殚精竭虑建设的强大魏国至魏惠王已成人见人欺,苛延残喘的虚弱任秦宰割以至最终被秦水淹大梁灭国的悲惨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