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人,晋代著名女书法家(272—349年)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 。族祖卫瓘 , 西晋司空,录尚书事 , 与索靖俱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 。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 。师承道士钟繇,尤善楷书 。
传世楷书八行在《淳化阁帖》,及书论《笔阵图》,大概均为好事者为之 。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的堂妹),有名当代 。从父卫恒,官终黄门郎,亦善书法,著有《四体书势》 。《法书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 。
![卫夫人是谁](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3/13001014V-0.jpg)
文章插图
所著《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 。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 。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敕为朝廷写《急就章》 。
【卫夫人是谁】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 , 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 。宋陈思《书小史》引唐人书评,说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应该不是过誉之词 。
卫夫人不但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突出成就,不让须眉,而且在书法艺术理论方面也有重大建树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 。她撰有《笔阵图》一卷,全面深入地参考了有关的书法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她在书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 。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 , 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 。
卫夫人又提出,在学习和创作时,要注意选用笔、墨、纸、砚的品种和产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又着重指出,执笔要有讲究,不同书体应采用不同的执笔法,并加以具体分析,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 。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乎不齐,意后笔先者 , 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 , 胜 。”超出了单纯论述执笔的范围,而对书法艺术中的笔、意关系和书家修养等作出深刻的论述 。
对书写不同字体时的用笔,卫夫人亦有精辟论述,她认为用笔有六种方法,结构圆备如篆法 , 飘扬洒落如章草 , 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 , 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 。”应该说 , 卫夫人关于用笔的论述,在今天也仍然有其可取之处,她实质上是就此提出了书法家把握不同字体书写风格的问题 。具体到笔划上,卫夫人针对七种不同笔划的书写,提出七条标准,卫夫人对七种基本笔划的描述 , 形象生动,恰合关窍,实为初学书法者良好的入门途径 。
此外 ,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还提出初学书法,“先须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等理论原则,也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卫夫人概括她对书法艺术总体的认识 , 提出了“力筋”之说 。她认为:“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
这实质上是卫夫人毕生从事书法艺术实践所得,代表了她对书法艺术理论总的认识,为后代书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径,也成为中国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评判标准,对历代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尽管卫夫人的《笔阵图》参考和汲取了前人的某些论点,但卫夫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造,功不可没 。
- 《笔阵图》是谁写的
- 汉顺帝刘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 双相情感障碍表现是怎样的 双向情感障碍症
- 自称和他结婚是件疯狂事 结婚是件疯狂的事
- 大男子主义|大清已亡 什么是大男子主义
- 聊聊走婚与抢婚习俗背后的真相 走婚是什么意思
- 领导答应加工资又不加怎么办
- 虚伪的话语 对虚伪的人说的话
- 女生为什么要涂口红? 女生可以不化妆但是一定要涂口红
- 甜到炸的暖心爱情故事 别人的爱情总是那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