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是明朝专有的机构吗?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锦衣卫常常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里,那么锦衣卫是明朝专有的机构吗?主要负责哪些工作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就来一起看看吧 。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 , 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 , 改置锦衣卫 。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 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 如在万历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可以逮捕任何人 , 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
主要职能
侍卫仪仗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的机构吗?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文章插图
锦衣卫首先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由将军、校尉和力士组成 。将军初名“天武” , 永乐时改称“大汉将军”,选取体貌雄伟、有勇力者充任,作为殿廷卫士 。校尉、力士拣选民间身体健康、没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卤簿、伞盖,力士举持金鼓、旗帜 。
平日里没有朝会活动时,各卫亲军分别值守皇城四门,唯独锦衣卫将军在午门外昼夜守卫 , 总共100人 。午门是宫城的正门 , 可见锦衣卫地位之高 。
皇帝在奉天门(今故宫太和门)御门听政的时候 , 锦衣卫堂上官一员侍立在御座西侧,负责传旨 。锦衣卫将军一百二十九人与千户二人、百户四人,分别守护在丹陛、御道、金水桥以及奉天门广场的各个门前 。此外还有锦衣卫校尉五百人,排列在午门内外 , 负责鸣鞭及执掌仪仗 。
每年正旦、冬至、万寿节三大朝会,锦衣卫与其他亲军一起承担侍卫和仪仗职责 。仪仗队伍共有四千人余人,其中锦衣卫多达一千五百人 。朝会期间距离皇帝最近的就是锦衣卫 , 随时侍奉左右 , 听候调遣 。
每当皇帝因祭祀或巡游而出宫时 , 锦衣卫也要在驾前扈从 。他们有的负责沿途巡视,有的负责在銮跸与京城之间传报消息,有的在驾旁侍骑,传奏御辇的起落 。
由于具有仪仗队的职能,所以锦衣卫的服饰异常华美 。校尉穿的官服因袭了元代礼服的样式,《长安客话》中称其“鹅帽锦衣”,也就是用鹅毛装饰的帽子和颜色亮丽的衣服 。每当皇帝祭祀或巡游时,作为侍从的锦衣卫校尉更要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 。飞鱼服是仅次于蟒袍的隆重礼服,官员到了一定品级才能穿着 。绣春刀轻巧短小 , 除非御赐,否则不能擅自佩戴 。
景泰年间,锦衣卫指挥使和当值侍卫又获准穿着麒麟服,这是公、侯、伯、驸马才有资格穿的礼服 。锦衣卫大汉将军在当值时要穿戴饰以小旗的头盔、对襟的罩甲 。盔甲有金盔金甲、红盔红甲和红盔青甲等各种颜色 。腰间还要悬挂宫禁金牌和佩刀,手持金瓜或斧钺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警入跸图》中能清楚地看到随驾扈从的锦衣卫官军 。
侦缉廷杖
“巡查缉捕”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 , 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 , 其中北镇抚司是洪武十五年添设,专理皇帝钦定案件 。成化元年,增铸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不必关白本卫 。
北镇抚司拥有自己的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 , 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