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桓帝延熹年间的一天,上千头各色牲畜浩浩荡荡行进在陇西临洮乡村间的一条小路上 。这些牲畜尽是羌族各个首领,赶去要赠送给在乡村间居住的一位少侠的,这位少侠正是董卓 。

文章插图
少好侠
董卓字仲颖,少年时好行侠仗义 , 常常去羌族的领地游玩,也与羌族各个首领豪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曾经在耕种的时节,把自己的耕牛杀了以此来宽待前来看望他的朋友 。他为人粗略豪迈,武艺超群,臂力过人,常常佩戴两副箭囊,能左右驰射 。由是以健侠知名乡里,被州里征为兵马掾,负责巡逻守备边塞 。
桓帝末年,朝廷下令从六个郡(据考证为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征召良家子弟为羽林郎,董卓也在其中 。
所谓羽林郎就是郎官 。汉朝时会选择一些功臣贵族子弟或者亲属出任羽林军,主要负责守卫皇宫和保护皇帝的安全 , 且随时听从皇帝的差遣 。而羽林郎则相当于羽林军中的一个队长 。由于亲近皇帝,所以立功晋升的机会也很多,当时被视为出仕的一条重要途径 。

文章插图
羽林郎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董卓在为郎官时立了功,还是因为他有在羌人居住地生活过的原因,公元166年,即汉桓帝延熹九年,董卓被中郎将张奂征为军司马,一同出征去平定鲜卑与羌人的联合叛乱 。第二年,董卓大破汉阳叛乱羌人,以此有功被封为郎中,朝廷还赏赐了他九千匹的缣帛,他却把这些缣帛全部分给了他手下的将士们 。他当时说道:“得到封赏的虽然是我,但是真正立功的却是将士们 。”
自此以后,董卓的人生可谓是顺风顺水 , 先后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 。所谓西域戊己校尉,是负责西北防御和处理西域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长官 。一路下来,终于在汉灵帝熹平年间 , 在被时任司徒的袁隗提携为掾吏之后 , 升迁做到了并州刺史 。
不得不承认董卓武略过人是少有的将才 。据《英雄记》记载“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尤其是在跟随张温征讨边章韩遂之乱的时候,大破边章韩遂斩首千余级 , 并且在征讨先零羌人部落的时候,以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施巧计全军而还 。当时张温统帅六军攻打陇西,只有董卓一支军队没有受到损失 。
【董卓有哪些经历?他是如何成为一方势力的?】羌胡
中平六年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趁乱进京把持朝政,由于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兵少,于是命令手下士卒白天浩浩荡荡进城,夜晚换上平民的服装潜出城去,第二天又旌旗招展的进城,如此数日,洛阳城中无人知道董卓到底带来了多少兵 。
董卓不但有将才 , 作为军阀,却也很懂得笼络人才 。他与吕布誓为父子的故事为世人所熟知 。吕布斩丁原来见董卓这一段,在小说中这样写到“卓大喜,置酒相待 。卓先下拜曰:‘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一句“卓先下拜”把董卓的礼贤下士写的殷切到了极点 。
还有一个汉末很难得却被埋没的将才徐荣 。徐荣,辽东襄平人(另说玄菟人) 。他本是汉朝边关守将,董卓特别信任他,曾经任用他所举荐的公孙度为辽东太守 。在十八路诸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就是徐荣在梁东之战击败孙坚,多亏祖茂戴着孙坚的赤罽帻引开了徐荣,孙坚才得以逃脱 。而后徐荣又为败退的董卓部队断后,击败了前来追击的曹操 , 曹操也险些丧命,是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才脱逃险境 。
- 董卓为什么要立刘协为帝
- 董卓为什么不自己称帝
- 董卓为什么要废少帝
- 董卓究竟有多残暴
- 董卓为什么能把持朝政
- 顺治帝有多爱董鄂妃?
- 三国王允是怎么死的?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什么没能稳固政权?
- 董卿被迫让位是因为插足别人 董卿是小三吗
- 董卓手下为什么都选择背叛他?董卓指派冀州牧却死的最窝囊
- 揭秘:董卓的子女都是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