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8年,秦始皇任命王翦为帅统军攻赵 。此时昏庸无能的赵王迁 , 听信丞相郭开的谗言:郭开“说赵国主将李牧和秦国暗中勾结 , 欲叛赵投秦” 。
赵王迁听罢勃然大怒斩杀了李牧,令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指挥赵军,结果王翦击败了赵军,杀了主帅赵葱,副帅颜聚带着一部分败兵落荒而逃 。

文章插图
王翦率军一鼓作气攻进了邯郸,俘虏赵王迁 。
趁着混乱,赵王的儿子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到了代地(今河北蔚县一带) 。公子嘉自立为赵王苟延残喘,此时赵国已名存实亡 。
随后秦始皇在赵地设置了邯郸郡 。
与此同时,秦始皇在灭赵的当天,隆重册封赵国丞相郭开为上卿,秦始皇为什么如此器重郭开呢?
秦始皇册封郭开传递一个讯号纵观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基本是按照先易后难,远交近攻的办法 。民间老百姓尚知“柿子专挑软的捏”,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开局很重要 。
【郭开害死廉颇李牧毁赵国 赵国丞相郭开】他最初选择的是先灭赵国,虽然当时韩国最弱小,离秦国也最近 。但是韩国和赵国关系很好,灭韩国赵国必定来救,秦始皇在稳住四国后(魏、楚、燕、齐),决心先灭了赵国 。
结果一打,赵国有廉颇据守 , 秦军寸步难行 , 秦始皇这才转头灭了韩国 。

文章插图
灭韩之后积攒力量,秦始皇决心再次灭赵 。
这次秦始皇一改以往强攻的办法,转而施行计谋,他用金钱贿赂赵相郭开 。
有道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 由郭开做内应,赵国很快被灭亡了 。
灭赵之后,秦始皇急忙册封郭开为上卿 , 这里面有两种意思:首先郭开是灭赵第一功臣,一个人顶秦军的百万大军,除掉了赵国两位名将——廉颇和李牧 。
另外是向魏、楚、燕、齐四国的大臣们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只要帮着秦国做内应,事成之后,秦国不会亏待你们,郭开就是榜样 。
秦始皇向世人表明 , 赵国虽然亡了,但郭开依然荣华富贵 , 他是秦国的有功之臣 。
从秦国角度来讲,敌国的大臣做内应成本最低 , 效果最好 。
秦始皇着急册封郭开,就是鼓励更多的敌国大臣做汉奸,如此秦始皇统一其他各国就容易多了 。

文章插图
第三点表明秦始皇不咎既往,那怕是敌国的重臣,只要有功于秦依然被重用 。
总之一句话,鼓励敌国大臣效仿郭开 。
郭开有功于秦始皇郭开有才吗?可以肯定地说郭开有才,没才他做不到赵国丞相,秦始皇册封郭开是重用人才 。
有人说郭开是汉奸,其实也不能这样说,有道是“战国无义战”,赵王和秦王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
郭开不过是自私只想自己的未来而已,他认为跟着昏庸无能的赵王没有未来 。
郭开之所以有才,是因为他看透了世事,看透了秦始皇早晚会统一天下 。
讲真只要赵王不发奋图强,赵国灭亡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是郭开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
有才的人并不代表不贪 , 秦始皇恰恰看中的就是郭开的贪,如果他不贪 , 秦始皇还无从下手 。

文章插图
(李牧)
秦始皇用金钱打动郭开,让郭开想办法除掉了赵国的两位名将——廉颇和李牧 。
- 老僧让李定国勿带白马,李定国不听最后被白马害死
- 《光芒》吴丽姿的爸爸是谁害死的
- 郭开和赵国灭亡的关系
- 婆婆居然要我打掉孩子 封建迷信害死人
- 糜芳害死关羽投奔东吴的真相是什么?
- 男友妈妈强迫我们分手 迷信说法真的害死人
- 三国里跑的最快的人是谁?他跑得快却无意害死关羽
- 刘禅为什么不喜欢关羽?刘婵认为是关羽间接害死刘备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获胜是司马懿故意的么?张郃是不是被司马懿害死的?
- 曹丕要杀曹植作七步诗 曹丕害死了曹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