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业哭丧人:每年碰头上万次,一场挣700元,亲戚却说她不孝( 二 )


当然这份工作给她带来的收入也比做农活要高得多 , 每一场大约有700元左右的收入 。
武会霞对这个收入非常满意 , 也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 , 她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
她认为自己的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 能够为死者带来安宁 , 也能为生者送去慰藉与关怀 。
其实哭丧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风俗 , 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 , 在不同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具体实施办法 。

现在虽然职业哭丧人已经不多 , 但是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 。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 从事丧葬行业的人总有些晦气 , 实际上如果有更好地选择人们大都也不会去从事这样的工作 。
职业哭丧人更类似于一个表演者 , 尽管在葬礼上他们尽职尽责地哭得声泪俱下 , 但大家都认为只是逢场作戏 , 全无真情实感 。
那么武会霞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呢?这份工作是否令她满意?做了七八年 , 她对这份工作又是如何看待的?
武会霞原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 家里也是以务农为生 , 她自小就在河南偃师的小山村里生活 , 家里经济条件十分窘迫 。
父母辛辛苦苦的劳作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 所以武会霞很小开始就要帮助父母做农活 。

父母指望武会霞长大后尽快出嫁 , 这样他们能用收的礼金来给儿子娶媳妇 。
其实武会霞并不想那么快就嫁人 , 但是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 父母十分坚持并且积极地为她找寻合适的对象 。
在家附近 , 父母相中了一户人家 , 武会霞也没得选 , 便早早结了婚 。
成家后 , 武会霞每日都要干活、操持家务 , 很快她便有了孩子 , 紧接着又有了第2个、第3个孩子 。
武会霞的夫家经济状况也不宽裕 , 孩子多了就更加紧张 。
婆母已经90多岁高龄 , 家里的房子还是破旧的土坯房 , 兜不住雨 , 下雨的时候 , 常常是外面下大雨 , 屋里下小雨 。

武会霞夫妇一直在家中务农 , 收入微薄 , 婆母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 , 要看病要吃药 。
一家人靠着种地挣不了几个钱 , 武会霞心里十分焦急 , 毕竟孩子还小 , 以后还要读书 , 所以她必须想办法增加收入 。
就在这个时候 , 武会霞遇见了职业哭丧人 。
发现商机那时候她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进城给婆母买药 , 顺便采购一些东西 。
那天她为了给婆婆买药进城 , 原本打算买够一个月的量 , 省得再来回跑 , 结果没有算对金额 , 钱也没带够 。

无奈之下 , 她只能买了半个月的药就打算回家 。
就在回家的时候 , 武会霞看到了有家人正在出殡 。
这家人的丧事办得非常热闹 , 武会霞看到一个女子穿着全白孝衣跪在棺材面前 , 哭得是情真意切 , 泪如雨下 , 最难得的是 , 她还一边哭一边讲述死者的生平 。
周围围了许多人在看热闹 , 一些人对着这个穿白衣的女子指指点点 。
从他们的言谈中 , 武会霞才知道这名女子就是一个职业哭丧人 , 这家人为办丧事特意请她来哭丧 。
武会霞还随口感慨了两句 , 说她看起来可真像是亲闺女 , 哭得那么投入 。

旁人就说 , 这只是逢场作戏 , 这些职业哭丧人哭了一场又一场 , 当不得真的 , 不过人家干这行倒是能赚不少钱 。
武会霞那段时间都在为钱发愁 , 一听见赚钱这两个字就来了精神 , 她赶紧打听了一下 , 原来这些职业哭丧人一天能领到几百块钱的报酬!
武会霞对这个金额感到吃惊 , 一天就能挣几百块 , 而这已经快赶上他们全家半个月的收入了!
就冲着这丰厚的报酬 , 武会霞也想去当哭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