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节日,中国人很讲究团圆一词,家是最温馨的港湾,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阻止家人的见面 , 下面就让小编给你们普及一下中秋节日的来历吧 。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始于唐朝延续至今寓意团圆和美](https://www.pyjctjgg.com/2022-12-25/1e41d596c7c9932f957b204a7ad6a791.jpg)
文章插图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也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 , 还赐以糍粑饼 。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 , 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 。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始于唐朝延续至今寓意团圆和美】此夜 , 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始于唐朝延续至今寓意团圆和美](https://www.pyjctjgg.com/2022-12-25/bf1913e9614ce06d676dc248e6bc5254.jpg)
文章插图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 。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 。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 , 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 。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 。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
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 。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
- 我国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 这些传统的习俗不能忘
- 老公家暴要不要离婚 生下女儿后我的生活苦不堪言
- 女人口述和保险员睡觉 原来他的爱只是骗局一场
- 婆婆希望老公和他前妻复婚 我该如何守住来之不易的婚姻
- 齐桓公怎么死的
-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损失魏延 蜀汉的损失大不大
- 杨濛:南吴太祖杨行密第三子,他是怎么死的?
- 有哪些与钱惟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 钱传璛:吴越武肃王钱镠第十四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最厉害的眼睛么?西游记四大眼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