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起义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出自陈胜之口 。当时陈胜等底层百姓 , 深受统治者的压迫,他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陈胜将大家组织了起来 , 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活动 。陈胜无疑是当时那个时代的先驱者 , 他敢于做出反抗,陈胜对后世的影响力存在了上千年 。只是多数人对陈胜的了解都还不够透彻 , 陈胜究竟是不是真的拥有鸿鹄之志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好好讨论看看 。

陈胜起义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文章插图
1、陈胜的鸿鹄之志“陈胜者,阳城人也”,这个阳城到底在何处?司马迁说了有如没说,留下一个疑问,史上讨论很多 。如果是河南登封那边的阳城,他被发往北京渔阳那边,为什么要绕个大弯子往南走,到了安徽蕲县大泽乡那边?
陈胜留下的话语不多,但每句都像成了名言 。他年轻时为人耕作,对同样穷困的劳作伙伴说“苟富贵,勿相忘”,这句失意之中脱口而出的牛皮,遭到了伙伴的嘲笑 。陈胜又说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后人据此认定,陈胜年轻时就具有远大志向,但等笔者细细品读完他后来的所作作为,就怀疑起来,他真的是一个怀有鸿鹄之志的农民起义首领吗?下面就来看看陈胜一生中所做的那件最大的事情——陈胜起义的过程,毕竟这个过程很短,急风骤雨之中,很容易看清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陈胜作为九百多名戍卒中的一员,被发往渔阳戍边,他还有一个屯长身份,这是队伍中低得不能再低的管理编制,相当于小队长 。这只队伍恐怕有上百名小队长,吴广就是另外一名 。为了活路,这两名颇有心计的屯长凑到一块,设计杀掉带队的将尉,怂恿其他戍卒共同起事反秦 。他们诈称是扶苏、项燕的队伍,就是为了拉拢人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队伍 。
可以说,这个开头也是陈胜起义整个过程中最高明、最精彩的一笔,事实证明它的效果非常显著 。
为什么要打着扶苏、项燕的旗号呢?要知道他们俩原本是朝、野对立的双方啊,但这就是它的高明之处,按数学集合上的说法叫“互补”,而不是对立 。扶苏(背后还有含冤而死的蒙恬、蒙毅等人),代表着秦朝军方和朝廷之外官方的人心,起义军打着扶苏的旗号 , 秦朝各地方官兵就不愿尽力去对付这支起义军 。
秦军统领章邯后来投降项羽时 , 流涕痛斥二世赵高集团的罪恶,就说明了秦国官兵当时的思想状态 。所以这支农民起义军即使是临时凑合起来的乌合之众,没有像样的武器 , 也能顺利攻占附近各地 , 不费什么力气就占领陈县作为“张楚”国新都 。
而项燕呢,原本就是蕲县当地人,又战死在蕲县 , 在起义所在地和南方广阔的旧楚地的百姓心中拥有崇高的威望,所以百姓都会支持这支起义军,远近能人多来投附,其中就包括张耳陈余吴臣等人 。朝野一消一长之间,陈胜起义开始是非常顺利、成功的 。
但事情就从陈胜攻进陈县之后,很快转向不妙 。占据了旧陈国都城 , 陈胜干的第一件大事,是召来当地乡官豪绅,接受他们的建议 , 建国,称王 。他没有听进张耳陈余不要称王,或立别人为楚王的建议 。
然后陈胜就坐据王宫,一边享受王者之福 , 一边不断向四面八方派出队伍 , 虽然每支队伍人数可能不多,但总共派出的将士也是不计其数 。其中力量比较强的一支主力,是吴广率军向西攻击荥阳 。
事情的结果是,那些由他不断发令派出的各支队伍,一旦离开陈县,就几乎再也不受陈王命令的控制 。吴广久攻不下荥阳,被部将田臧擅自杀了 。最后,陈王自己没多少军队可调用,等到秦军反扑攻向陈县,陈王很快溃败,被自己车夫所杀,作为功劳降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