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晚年为什么选择辞官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也是“扬州八怪”之一 。提到郑板桥,熟悉的朋友肯定会首先想到他的画作 , 《修竹新篁图》、《兰竹芳馨图》等都是郑板桥最经典的作品 。不过郑板桥出名还跟他的性格有关 , 据说他每次看到贪官被拉出来游行,就会马上画一幅梅兰竹石,然后挂在贪官的身上,马上便会吸引百姓的围观 。郑板桥有着“难得糊涂”的精神,晚年选择辞官隐退也是为了能在艺术上有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 。
一、难得糊涂如果说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名人 , 可能郑板桥“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各界人士都接受 , 那句“难得糊涂”人人皆知,蕴含着人生大智慧 。
有关“难得糊涂”的来历,坊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流传着不同的版本 。无论是自嘲也好自解也罢,无论是抗争也罢还是心安也好,什么样的“糊涂”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

郑板桥晚年为什么选择辞官

文章插图
醉里乾坤大,是一种“糊涂”;权中福禄齐,是一种“糊涂”;
平淡有真意,是一种“糊涂”;
不闻红尘滚,也是一种“糊涂” 。
据说:郑板桥在山东濰县职期间,工余到莱州的云峰山游览,欣赏自然美景,由于贪恋这好风光,误了下山的时间 , 天黑只好到山中一个茅草屋中借宿 。
主人是一个道骨仙风、鹤发童颜的长者,郑板桥询问长者尊姓,长者告知自己是“糊涂老人 。”
郑板桥觉得长者很有趣,自然也不是一个凡人,见室内案头上还陈列着一方砚台,石质细腻光润,镂刻精美玲珑,是世间少有的好砚台 。
第二天郑板桥告辞,感谢长者留宿 。
长者对他说:“请郑先生给留一幅墨宝如何?”
郑板桥爽快答应了 , 欣然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然后取出刻有“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闲章盖上 。
长者眯着眼睛端祥了一下这章的题款 , 提笔在郑板桥那幅“难得糊涂”书法上写了一个跋:“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 。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 , 不入富贵门也 。”
写完,也拿出一方章印上,郑板桥一看那章,上书:“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
这一看,令郑板桥大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是遇到世外高人了,叩手行礼,又提笔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 , 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 , 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
郑板桥有点相见恨晚,成了他的人生师长加挚友,这长者是著名禅师恒彻上人 。
郑板桥晚年为什么选择辞官

文章插图
二、幸又不幸的童年郑板桥,名燮,字克柔,自号板桥,是泰州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曾经步入仕途为七品县官,后来看透官场腐败,决绝地辞官归隐,以卖画为生 。
郑板桥是世界少有的大才,诗、词、曲、文、联、印、书与画都是行家高手,在“扬州八怪”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具影响力,以“诗书画三绝”名世 , 得到人们的喜欢与崇拜 。
清人张维屏在其《松轩随笔》中赞曰:郑板桥有三绝 , “曰画,曰书,曰诗 。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 , 曰真意,曰真趣 。”
这真气、真意、真趣,颇见郑板桥对艺术的追求 , 也体现了郑板桥的艺术风格,更是对郑板桥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郑板桥用真我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
郑板桥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家中的乳母费氏是一个善良又勤奋、仁厚又慈爱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