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恩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 )


黄恩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插图
3、编纂县志 , 著书立说黄恩彤回到家乡后 , 关心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分别与1851年、1879年两次参与编纂《宁阳县志》 。在他的主持下,增补了三十年间新的资料,使县志更加真实完美 。
1859年,黄恩彤受邀请主持编纂《滋阳县志》(今兖州),在修志过程中,他节冗理乱,补缺润瘠,摆脱庸俗的歌功颂德之风,力求对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评价 。他那渊博的知识,一丝不苟的精神,使众多的修志者感到自愧不如 , 赞扬他是永远不可超越的典范 。
1860年 , 黄恩彤花甲之年,着重对历史知识学习研究 , 写成《两汉史断》六卷,《三国志》读书札记十卷 。还将自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独到见解,编著成《鉴评别录》60卷,对后人的参考借鉴起到了指导作用 。
黄恩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插图
4、写书指导家乡的农业生产黄恩彤除了著书立说,还非常关心地方的农业生产,他把南方的种植方法在家乡推广,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 。他号召乡亲们种植桑园,发展养蚕,没有本钱的可到他家去借,卖蚕茧后归还 。他还把先进的养蚕技术写成了《蚕桑录要》五卷,用来指导更多的农户养蚕,因此,当地的养蚕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增加了养蚕农户的收入 。
【黄恩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山东地区天气干旱,易发生蝗虫灾害,蝗虫泛滥时,把庄稼叶子蚕食一空,致使庄稼绝产 。黄恩彤走出家门,多方调查老农,把他们防治蝗虫的经验写成了《去螣必效录》,翻印成书 , 分发各地 , 指导如何防治蝗虫 。
黄恩彤的家乡添福庄、黄家庵、龙泉村地形低洼,到处是水泽,积水成水塘 。他号召人们利用坑塘水泽种植莲藕,使不长庄稼的水泽变废为宝,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他的家乡变成了“三面荷花一面柳,村里村外莲花香”的美丽乡村 。
他为官从政多年,是官员学者 , 饱览世事沧桑,却倾心于农业生产,关心民间疾苦,因而,受到家乡人们的爱戴 。
黄恩彤到了晚年,一直手不释卷,笔耕不?。?这种勤勉的治学精神对宁阳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
1882年 , (光绪八年),时逢黄恩彤重逢乡举,(中举人满60年),大清朝廷赐予鹿鸣宴,赏二品顶戴 , 这是不可多得的荣誉 。
黄恩彤是宁阳文化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古圣先贤的文化遗产,是宁阳历史文化集大成者,他是家乡人的骄傲 。多少年来,让家乡人愤愤不平的是他那顶“卖国贼”的帽子,竟然替大清帝国戴了这么多年,纵观历史 , 众多文献证明,黄恩彤没有“卖国求荣”,他不过是大清皇帝和王爷们手里的一枚棋子,一个替罪羊,岂不冤哉!
一首诗概括了黄恩彤的一生“一半是非一半闲 , 一半兵戈一半田 。一生荣辱写青史,只把彩山当金銮” 。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