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恩彤是清朝末年大臣 , 可能听过这个名字的朋友不多,但他是《南京条约》的主要签订人之一,也正是因为此事让黄恩彤背上了“卖国贼”的名号 。当然 , 清朝签下的每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都会让我们感到愤怒 , 但签订条约的人并非都心甘情愿 。黄恩彤的真实想法又是什么呢?黄恩彤一生有功有过 , 下面就准备跟各位讲讲他的生平事迹,至于何如评价,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

文章插图
1、黄恩彤入仕步入官场黄恩彤是山东宁阳县蒋集人 , 位于彩山脚下 。出身于耕种之家 , 书香门第,其父黄宗皋,天资聪慧,学业优秀,府县考试名列前茅 。因是家中的唯一男丁,为了全家的生计,放弃科举,力耕持家,并亲自督促两个儿子黄恩澍、黄恩彤学业 。
黄恩彤自幼勤奋好学,五岁跟其兄黄恩澍入私塾读书,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有神童之誉 。15岁县试第一,1822年中举人 , 1826年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 入朝为官 。
黄氏家族人才辈出,在黄家大院里 , 接连走出两代四位举人 , 黄恩澍、黄恩彤、黄师訚、黄宝书 。四位举人中的前三位又分别考取进士,兄弟进士,父子进士(黄恩澍和黄宝书是父子,黄恩彤和黄师訚是父子)的佳话,被世人传扬 。
1826年,黄恩彤出任刑部主事,他潜心学习清朝法律,表现出超人的才干,得到时任刑部尚书陈若霖的赏识 。让他接手办理户部伪造、银库截饷、邪匪传教三宗久拖未决的疑案,黄恩彤不负众望,深入调查取证,很快破获了疑案,从严惩办了案犯,令人刮目相看 。黄恩彤在刑部的十年间,查办大案要案 , 政绩斐然 , 累迁刑部郎中(五品) 。
后来 , 黄恩彤凭着出众的才华和才干 , 逐步擢升为热河理刑司员、江南盐巡抚、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广东巡抚 , 官至从二品 。

文章插图
2、充当朝廷替罪羊签订卖国条约鸦片战争战败后,大清帝国风雨飘摇,朝廷的昏庸,官场的腐败 , 西方列强乘机践踏掠夺,列强恐吓之下更无平等而言 。
黄恩彤随同耆英、伊里布奉旨议和,名义是谈判议和,可弱国无外交,列强们早就制定好了条约文本,还让你讨价还价,道光皇帝被迫同意该条约,指使黄恩彤代表清政府签字,却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面对大清无力回天的局面,面对国人的指责谩骂 , 黄恩彤有口难言 。
在失望和悲愤中,正是年富力强的鼎盛时期,年仅49岁的他 , 急流勇退,以亲老遵例为名,辞官归养 。宦海沉浮23年的黄恩彤,果断做出明智的选择 , 彰显出他超俗豁达的性格和世事洞明的修养 。
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腐败软弱的清政府只能议和 。黄恩彤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签订条约 。假如换成清政府任何一个官员,也只能遵旨办事,没有不二的选择 。把“卖国贼”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实在是有失公平 。公正的说,黄恩彤不过是清朝政府一个替罪羊,反过来说 , 不把屎盆子扣你头上 , 难道还能扣皇帝头上 。就像当今部门领导出了事,不是一般工作人员的责任 , 就是临时工干的,这黑锅你不背谁背 。
假如黄恩彤生逢康乾盛世,凭他的人品和才华 , 未必不能跻身台阁,出将入相 。但在飘摇欲坠的道光王朝 , 不可避免地随时代变迁而浮沉 。
- 历史上真实的贾南风是怎么样的
- 明熹宗为何英年早逝
- 历史上郭槐是什么样的人
- 顾太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每个老板在公司都有小三 遇到上司是老板的小三怎么办
- 心理测试你是他的什么 测试你在老公心里到底是什么
- 测试他对你是什么感情 测试他对你的真实情感是什么样
- 恋爱观是什么 什么是正确的恋爱观
- 婚姻爱情的坟墓 什么样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 离婚率高的原因 离婚率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