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令人深刻的故事之一,荆轲重义轻生,为了燕国甘愿冒险刺杀秦王,他也明白这个任务肯定是有去无回 。不过最后荆轲刺杀失败,他没能把握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 导致自己被侍卫所杀 。不过当时荆轲究竟是真的刺杀失败,还是故意放水呢?荆轲从小练习剑术,为了刺杀一事想必已经演练过上百遍,最后竟然以失败告终,难免让人产生疑问 。荆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文章插图
战国时期,秦国逐渐成为了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秦王嬴政一心想要统一中原,开始发动大规模的吞并战争 。秦国军队势如破竹,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其它六国,结束了两百多年诸侯称霸割据的局面 , 统一了全国 。
公元前228年 , 秦国击溃了赵国都城邯郸,一路向北,直逼燕国 。燕国命运危在旦夕,太子丹心急如焚,就找来勇士荆轲商议对策 。太子丹感到事态危急,此时,联合其它国家一起来抵抗秦国已经不可能实现 , 唯一的办法就是威逼刺杀秦王 。
【荆轲刺秦王最后一刻荆轲有没有放水?】侠肝义胆的荆轲接受了太子丹的建议 , 可是,接近秦王又谈何容易?
想让秦王接见,这得需要得到秦王多大的信任,于是,荆轲想到了逃亡燕国的秦将樊於期 。当时 , 秦王正重金悬赏樊於期的人头,要是能拿上樊於期的人头和秦国一心想得到的燕国肥沃土地督亢的地图,那么 , 面见秦王,很可能胜券在握 。
于是,荆轲会见了樊於期,向他说明了来意,深明大义的樊於期立马献了其项上人头 。之后,太子丹还给荆轲准备了一把浸过毒药的尖锐匕首,就这样 , 荆轲带着那珍贵的头颅和燕国难得的督亢细图 , 背负着他的使命 , 踏上了没有硝烟的战争旅途 。
文章插图
这场战争虽然没有血雨腥风,但是,它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意义非同寻常 。
直到前227年,荆轲肩负燕国的重任 , 带着全国老百姓的重托,踏上了远去秦国的路途 。望着易水河畔众人期盼的眼神 , 荆轲百感交集,他曾经深爱着的燕国土地,深爱着的燕国人民,此刻他就要远离他们了,这一去也许将是永别 。
他真的不想离开,不想离开他深爱的国家,不想离开他深爱的人民 。但是,如果他不离开 , 那么,他所深爱的国家和人民也许将会万劫不复 。所以,纵使有千万种不成功的理由,纵使结局会不尽人意,他也要为之一搏,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
因为,他太眷恋这里的一切,面对着相送的人们,他吟唱出了悲壮的歌曲:风潇潇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西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 ,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荆轲走了,走的义无反顾,走的头也不回,尽管他伤心欲绝 。
去往秦国的路途遥远而漫长,一路上虽颠簸劳累,但是,荆轲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的疆土更使他坚定了远去的决心 。国家的希望 , 人民的寄托,他身负重任,牵挂太多 , 他告诉自己决不能回头,决不能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 但凡有一丝希望 , 他都要拼个鱼死网破 。
文章插图
因为,他不能让易水河畔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变成无助、失望,甚至是绝望 。几经辗转,荆轲终于来到了秦国,凭着樊於期的人头和千金难买的地图,荆轲很快得到了秦王的接见 。尽管秦王还是颇感怀疑,但是,对于胸怀大志,雄韬伟略的秦王来说,即使风险再大,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主动送上门的绝好机会 。
- 讽刺人情冷暖的说说 讽刺谣言的句子
- 芸汐传韩芸汐龙非夜吻戏在第几集 秦王妃要母凭子贵了
- 荆轲文武双全,为何却要行走江湖?
- 讽刺人情淡薄的句子 讽刺善于伪装的人句子
- 寒风刺骨细雨绵绵 春天下雨时的景象怎么描述
- 今年最讽刺人的句子 形容垃圾人的讽刺句子
- 不是因为眼瞎是因为善良 眼瞎看错人的讽刺句子
- 令人不解的人妻小庄 为了刺激前男友我选择假结婚
- 老婆向我下跪求饶,我却只觉得很讽刺
- 要离是战国的著名刺客,司马迁为何不把他写入刺客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