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儿子都已经二十几岁了 赵匡胤为什么迟迟不肯立太子

还不知道:赵匡胤和太子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的儿子都二十多岁了,为什么不立太子 , 以至被赵光义夺位?
烛光斧影是千古疑案 。赵光义是不是“夺位”,也很难有结论 。所以这篇文章里 , 我们只讨论前半句:赵匡胤放着二十多岁的儿子,为什么迟迟没有立为太子?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二子燕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秦王赵德芳 。老大德秀和老三德林都是早夭,无后,这里就不多说了 。

赵匡胤的儿子都已经二十几岁了 赵匡胤为什么迟迟不肯立太子

文章插图
老二赵德昭,出生于公元951年,在赵匡胤死的那年是21岁;老三赵德芳(没错,就是文学作品里常常出现的那位“八贤王”了)生于959,在父亲死的时候也是17岁的少年了 。
按照“父死子继”的传统 , 赵匡胤在继位之初,就应该立一个儿子做太子 。但是他没有 。这可能跟他儿子当时的年纪有关:他当皇帝的那年,赵德昭只有9岁,赵德芳才不过是个刚满周岁的襁褓婴儿 。
可是,赵匡胤当了十六年皇帝,这期间也从来没有立过太子 。不仅不立儿子为太子 , 而一直重用弟弟赵光义 , 让他做“开封府尹”这样重要的官职 。
赵匡胤的儿子都已经二十几岁了 赵匡胤为什么迟迟不肯立太子

文章插图
开封府尹是什么官?这个官职,我最早是在《水浒传》里看到过:高俅想陷害林冲,把他“解去开封府,吩咐滕府尹好生推问勘理 , 明白处决”,而这位开封府尹却不肯听丛,“再三禀说林冲口词 。高俅自知理短,又碍府尹”,只得放过林冲死罪 , 另外买通解差杀人 。
高俅是“殿帅府太尉”,更是皇帝宋徽宗的宠臣,要陷害属下一个小小的教头,不过是借开封府尹过一过手 , 而这开封府尹居然敢硬顶回去 。仅此一例,也可略窥“开封府尹”的权势了 。
这还是北宋末年 。事实上在五代时期,开封府尹多半是事实上的储君 。赵匡胤开创了宋朝,却没有规定立储制度 , 那就是默认五代时不成文的规定,默认做开封府尹的弟弟赵光义是继承人了 。
这个“默认”是有道理的 。中国历史虽然一般都遵循“父子死继”传统,但并不是没有“兄终弟及”的先例 。尤其是赵义光,更别比的兄弟不同:他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策划者与主要实施者之一,在赵匡胤称帝后还领兵打仗 。艰苦卓绝的太原保卫战,就是被赵光义打下来的 。
《宋史》中还有个“金匮之盟”的说法 。赵匡胤、赵光义等人的生母杜太后病重,召见皇帝和丞相赵普 , 说起宋朝得天下的原因:
“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 。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 , 社稷之福也 。”
赵匡胤的儿子都已经二十几岁了 赵匡胤为什么迟迟不肯立太子

文章插图
于是命令赵普记录了兄弟们的盟誓:要兄终弟及,而不是父死子继,以避免“幼儿主天下”的弊病发生 。
虽然出于正史,但这个说法很有点荒诞,经不起推敲:杜太后死的时候 , 她的孙子、赵匡胤的儿子还年幼,但赵匡胤又不是马上要死,难道就等不到儿子们长大了?赵匡胤的儿子们长大也可以继位 , 为什么非得传位给弟弟,才算“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呢?
好吧,即使这是杜太后昏聩胡言 , 也可以看出“兄终弟及”这个观念,在宋朝初年,是合情合理 , 而不是大逆不道的 。宋太祖赵匡胤即使不是完全遵从这个观念,最起码也受到了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