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祸一直都是汉武帝一生中抹不去的一个事情,即便他以罪己诏向天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 但是毕竟事情已经发生,在这场祸乱中死去的人,也不可能再回来了 。那么,统治前期英明神武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究竟是为什么竟然会相信这些诬陷太子的言论呢?
![汉武帝为什么会听信谗言,造成巫蛊之祸?](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5/15344555D-0.jpg)
文章插图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明当时有关母系的社会风俗 。与唐宋以后社会以”父系谱系共同体“为绝对主导的生活模式不同 。从西汉直到西晋,母系亲族的力量十分强大,以至于人们认为舅舅和外甥也是骨肉至亲 。以下引用资料:
《汉书 元后传》后月余,司隶校尉解光奏:“曲阳侯根宗重身尊,三世据权,五将秉政,天下辐溱(辏)自效 。根行贪邪,臧(赃)累巨万,纵横恣意,大治室第,第中起土山,立两市,殿上赤墀,户青琐;游观射猎,使奴从者被甲持弓弩,陈为步兵;止宿离宫,水衡共(供)张(帐),发民治道,百姓苦其役 。内怀奸邪,欲管朝政,推亲近吏主簿张业以为尚书,蔽上壅下,内塞王路,外交藩臣,骄奢僭上,坏乱制度 。案根骨肉至亲,社稷大臣,先帝弃天下,根不悲哀思慕 , 山陵未成,公聘取(娶)故掖庭女乐五官殷严、王飞君等,置酒歌舞,捐忘先帝厚恩,背臣子义 。及根兄子成都侯况幸得以外亲继父为列侯侍中,不思报厚恩,亦聘取(娶)故掖庭贵人以为妻,皆无人臣礼,大不敬不道 。”于是天子曰:“先帝遇根、况父子,至厚也 , 今乃背忘恩义!”以根尝建社稷之策,遣就国 。免况为遮人 , 归故郡 。根及况父商所荐举为官者 , 皆罢 。
![汉武帝为什么会听信谗言,造成巫蛊之祸?](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5/15344520P-1.jpg)
文章插图
汉成帝驾崩后汉哀帝继位,在对王家外戚的权力斗争中 , 司隶校尉解光上奏批评王根作为汉成帝的“骨肉至亲”,在丧期内还纵情欲乐,是背忘恩义的所为 。王根是汉成帝母亲王政君的异母弟 , 可见在当时人的风俗中,舅舅和外甥是极为密切的至亲骨肉,即使是非嫡亲舅舅,也应该尽骨肉的义务 。刘据不仅是汉武帝的嫡长子,还是卫青的外甥,也是卫青的至亲骨肉 。当时以卫子夫为纽带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圈子,他们中至少有这些大人物:卫青,卫子夫同母弟,功勋极高,封大将军,后加官大司马,且娶汉武帝姐平阳公主为妻,一门三幼子封侯 。
公孙贺,后被委任为丞相 , 他娶卫子夫姐,是刘据的姨夫 。霍去?。雷臃蛭狼嗤馍? ,因军功封骠骑将军 , 冠军侯,后亦加官大司马 。卫青霍去病在长期征讨匈奴和在朝为官的过程中,因为婚姻血缘军功渐渐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他们仰仗着皇后卫子夫,依赖着”至亲骨肉“太子刘据,两汉极重外戚,不出意外,他们不仅能在武帝朝显赫,在刘据即位后依然可大权在握 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权力欲极重的君主,他不能容忍别人分割他的大权,再加上即位之初,处处受窦太后掣肘 , 所以他并不过分信赖外戚,然而卫青确为罕见将才,于是他边重用边打压 。
![汉武帝为什么会听信谗言,造成巫蛊之祸?](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5/1534455442-2.jpg)
文章插图
比如说,元狩四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 , 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 。又下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相同 。因为卫青此人据史书记载,脾气性格都不错,很得人心,颇有威望 。而霍去病战功虽然极其显赫,但是性格不够好,在朝廷中是光杆司令 。汉武帝此举这实际上是汉武帝要重用霍去病,稍压卫青,分化卫青利益共同体 。但是霍去病似乎和舅舅关系很密切,武帝的分化实际上未成功 。比如霍去病将曾袭击卫青的李敢杀死为舅舅报仇,而且在请封三王的事件中 , 这一点更明显:
- 汉武帝晚年时期为什么要发一个"罪己诏"?
- 为什么汉武帝的祖母窦漪房不喜欢他?
- 汉武帝是否后悔杀了皇后卫子夫?
- 汉武帝究竟有什么样的过人之处?
- 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喜欢挑拨离间
- 于冬怎么认识金巧巧的 朋友聚会的相识注定白头到老
- 如果爱万嘉玲和宋乔植为什么离婚 儿子去世后夫妻矛盾不断
- 如果爱张怡萩为什么讨厌万嘉玲 豪门婆婆的强势性格导致
- 汉武帝刘彻认为自己最大的耻辱是什么?
- 汉武帝的陵墓中到底有多少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