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这个词,现在很多用来说明已经到了没有挽回余地的地步,不管怎么做最终结果都是失败,而这个词一开始是一条小计策,是在楚汉相争的最后时刻,刘邦阵营的汉军做出来的举动 , 降低了残存的楚军的气势,最终败亡 。然而,关于这条计策究竟是谁想出来的 , 却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这到底是谁的计谋?又有什么样的目的呢?
文章插图
一种说法,“四面楚歌”是韩信想出来的 。因为这是个小计策 , 任谁想出来都不足为奇,而且这个计策攻心,扰乱了楚军士兵的心绪,跟随项羽这么久 , 如果贪生怕死早就活不成了,但是再怎么坚定的人,家乡对他来说总是一个最特殊的存在,听到家乡的曲调,谁会不怀念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呢?那么多年的回忆一下子翻涌上来,最可能击垮人的心志了 。而且 , 这个小计策并不是什么大谋略,相比之下,同样善于攻心的韩信想出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文章插图
另一种说法自然就是张良想出来的 。张良可是刘备身边最强的谋士 , 在整个历史上也是一个排的上号的人物,不仅聪明多智,而且涉猎很广,熟读诸子百家,对于人的性格的把控也是很强的 。他知道项羽的性格上有什么样的缺点 , 也推测出项羽可能希望逃回江东东山再起,因此用这样一个小计策去打击项羽和他手下的士兵,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文章插图
【"四面楚歌"是谁的计策?有什么目的?】那么 , 至于究竟是谁想出来的,司马迁的记载也很模糊,他只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 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仅仅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说明,因此,我们或许只能从其他地方寻找答案了 。
- 汉武帝晚年时期为什么要发一个"罪己诏"?
- 张惠一心一意辅佐朱温,被誉为"五代第一贤后"
- 吕雉究竟是怎样从善良贤惠变成"毒后"呢?
- 曹操为什么小名叫"阿瞒"?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 如果周瑜没有早死,是不是能实现"二分天下"?
- 为什么说刘邦是个"流氓皇帝"?
- "八健将"是哪些人?吕布手下"八健将"的结局是什么?
- 张飞并不叫"张翼德",我们又被罗贯中骗了
- 三国时期的马超被称为"锦马超"是什么意思?
- 三国实际是"四国"?辽东政权为什么不被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