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姜维要北伐?

刘备死后,诸葛亮对魏国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虽然有输有赢 , 有得有失,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见得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 自己也死在了最后一次北伐的途中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替诸葛亮继续进行北伐,他的北伐前后共有十一次 , 也有说法认为是九次,但是不管是多少次,在二十多年内进行这么多次战争,却还是难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那么又是什么让姜维如此坚持北伐呢?

为什么姜维要北伐?

文章插图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 。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 。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 。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汉将军 , 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 。
公元238年(延熙元年) , 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 。蒋琬升大司马后,任命姜维为司马,多次率领偏师西进 。
公元243年(延熙六年),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 , 兼任凉州刺史 。
公元246年(延熙九年),汶山郡(郡治绵质,今四川汶川西南)平康县(今四川松潘西)的少数民族聚众起事,反抗蜀汉统治 。姜维率军征讨 , 恩威并施,迅速平定 。
为什么姜维要北伐?

文章插图
公元247年(延熙十年),姜维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同年,汶山郡平康县的夷族起事,姜维率兵讨平 。不久 , 雍州(治长安,今西安西北)、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等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 。姜维率兵出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洮水以西) 。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 , 姜维将其迁至蜀境 。未迁走者皆为郭淮击平 。
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朝廷授予姜维符节 。秋,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依傍曲山(今甘肃岷县东百里)筑两城 。姜维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 。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 。魏军则以征西将军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统兵抵御 。郭淮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命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今甘肃岷县东漳南),切断交通及水源,曲城蜀军困窘不堪 。
为什么姜维要北伐?

文章插图
姜维被迫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甘肃岷县东南,洮河南岸),为陈泰军所阻 。姜维闻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退路,迅速率军撤回 。而句安、李歆等人因孤立无援,最终降魏 。郭淮又西击羌人各部,留邓艾屯白水(今甘肃白龙江)北岸 , 以防蜀军反攻 。姜维闻讯后 , 令廖化驻军白水南岸牵制邓艾 , 自率重兵奔袭洮城(今甘肃临潭西南) 。后为邓艾所识破,并于当夜抢占洮城,姜维只得撤军退走 。
公元250年(延熙十三年)十二月,姜维再次出兵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 , 联合羌人 , 攻魏西平未克,俘魏中郎将郭修而还 。
姜维认为自己熟悉西部风俗,又依仗才兼文武 , 想用羌族、胡族为羽翼 , 并说“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 。因此,他常常提出要大举兴兵 。费祎多次制止他,拨给他的部队也从未超过万人 。费祎还对姜维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 , 无为希冀徼幸 , 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