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出自哪里?是萧何用来形容谁的?

“国士无双”这个词,很多人都曾经听到过,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里唯一的那个,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人物 。这个词可以说是将人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 。这个词最早的时候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 是西汉相国萧何说的一个词 , 用来形容另外一个人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是否担得起国士无双这样的称赞呢?

"国士无双"出自哪里?是萧何用来形容谁的?

文章插图
太史公司马迁听淮阴当地人说:韩信为布衣其志与众异 。没错,这个人就是韩信 。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淮阴(江苏淮安)人 。韩信生于贫困家庭,由于性格放荡不拘,青年时期的韩信被政府机构拒诸门外,加上无经营谋生之道,常常依靠他人糊口度日 , 当地许多人都讨厌他 。韩信寄食于漂母和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
但韩信并非无能胆怯之辈,而是有远大志向的有为青年 。太史公司马迁说:“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 , 贫无以葬 , 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余视其母冢,良然 。”淮阴人说韩信当平民百姓的时候,他的志向与众不同 。何以见得呢?有一件事为证 , 韩信的母亲死了 , 韩信穷得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但韩信并没有草草了事,而是找了一个又高又宽敞的地方埋葬母亲,那坟地四周之大足可以安顿千家万户 。司马迁亲自去韩母墓察看,发现果然如此 。
"国士无双"出自哪里?是萧何用来形容谁的?

文章插图
韩信被封为楚王后,赐千金给“所从食漂母”,“召辱己之少年为楚中尉,”他对众将说出了当年忍受胯下之辱的原因:“此壮士也 。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韩信要建功立业,怎么会杀一个无名之辈而葬送自己的前程呢?
萧何对汉高祖刘邦说:“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当初月夜追韩信,向汉高祖刘邦极力推荐韩信的是萧何 , 后来与吕后密谋杀韩信的也是萧何,所以后人才有“成也萧何 , 败也萧何”的感叹 。
萧何曾两次向刘邦推荐韩信 。第一次是刘邦入蜀时,韩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还犯了法 , 他和另外13人都被判死刑 。行刑时,萧何是监斩官,前面13人都被斩杀,最后一个轮到韩信,韩信抬起头,看见萧何 , 他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萧何觉得此人非同一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 , 大悦之 。”于是向刘邦推荐韩信,但刘邦不知韩信有何特殊本领,只是任命他为掌管车粮的治粟都尉 。
"国士无双"出自哪里?是萧何用来形容谁的?

文章插图
韩信不甘心当治粟都尉,又向萧何多次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在估计萧何已向刘邦反映情况但仍不受重视后 , 韩信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跑了,来不及向刘邦汇报,就亲自去追,一连两天不见人,把刘邦气得大怒 。萧何回来后 , 刘邦问他追什么人去了,萧何说追韩信,刘邦骂起来,说:“十几个将领跑了你不去追 , 追这个韩信干什么?”
这时,萧何再次郑重其事地推荐韩信:“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以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意思是说如果刘邦只是想长久当个汉中王,韩信就没什么用 , 如果想和项羽争天下,就非得用韩信不可 。萧何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早已不甘心偏据一隅的刘邦马上就意识到韩信这个人非同小可,根据萧何的提议 , 刘邦举行隆重的典礼 , 拜韩信为大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