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悉大众” 。诸葛亮为此战拿出了全部家底,蜀汉总人口不足百万,10人养一卒已达承受之极限,《太平御览》引《诸葛亮别传》记载:“亮有士十万 , 十二更下,在者八万 。”10万人里平时还要有2万人轮休 , 可见兵力是有限,此次调动了10万人马出征,绝对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只能胜,不能败,更不能惨败 。
文章插图
二是“由斜谷出” 。斜谷是出秦岭山的一个出口,在五丈原的东侧,有古武功水流出,据说现于谷口处修有一座水库,可惜站在五丈原上望不到,此行时间也有限,留待下次了 。斜谷是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是秦岭山中3条古栈道之一,在此之前魏延提出过沿栈道出击关中的计划,为诸葛亮所否决,原因是太冒险,但此次北伐走的却是栈道,说明诸葛亮内心里的某种焦虑 。
三是“对于渭南” 。渭南,渭河之南 , 在五丈原下 , 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 , 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是“分兵屯田” 。敌我形成对峙后,蜀军求战,魏军不战,诸葛亮于是分兵沿渭河谷地各处进行屯田,摆同一副稳扎稳打的架势,但这又和急于从斜谷杀出、急于求胜的战略不相符,分田真能解决蜀军长期屯兵的问题吗?诸葛亮真的打算一直在关中对峙下去吗?
面对史书记载难免产生这些困惑,事实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的那样,蜀军主力自从上了五丈原就失去了战役的主动权,一直被困在原上,直到几个月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 。
文章插图
所以,以前每看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很容易产出几个看法: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是战略上的错误;2、诸葛亮分兵屯田改打持久战,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 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3、诸葛亮的进攻还不够主动,比如可以占领对面的北原,由此一路东进,或许结果会有不同 。
三、长星不为英雄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五丈原,试图破解疑团 。来到实地 , 用与古人同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思维,或许更容易得到灵感吧 。站在五丈原上,日薄西山 , 轻风吹过,脑海中盘旋着的一直都是这样的问题 。
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 , 扼要冲,易守难攻,当然是要地 。但敌人如果不来攻,如果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就在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去守街亭,街亭的大致环境与此地差不多,两面是山,中间是关陇大道,魏军沿大道东来,如果能守住街亭使之不能通过就是胜利,可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他的理由是下面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无法攻击 。
文章插图
马谡力排众议上了山,魏军来了,可人家不攻山,就这么在山下等着 , 山上缺水 , 马谡不得已下令向下冲锋,结果一个个蜀兵成了弓弩手的移动靶 。
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 , 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之所以选择五丈原 , 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 , 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 。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
- 姜维有多厉害?只可惜生不逢时
- 司马懿名声为什么比诸葛亮差那么多?
- 司马懿算不算诸葛亮的克星?
- 扶摇燕惊尘喜欢扶摇吗 最后娶的人居然是裴媛
- 为什么姜维要北伐?
- 中国历史上谋略最强的四位军师,诸葛亮只能垫底!
- 诸葛亮的得意门生姜维,为什么没有选择他做接班人?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
- 作为诸葛亮的亲传弟子,为什么姜维打不过邓艾?
- 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三位谋士,竟然没有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