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一般情况下,一提到“三姓家奴”很多人的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吕布,这也是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人骂的一件事情,意在说明他反复无常 。现在很多人还认为吕布就是这样一个人,可见小说的虚构性和影响力极其深远 。其实 , 真正的吕布当然不是这样的人,而在三国时期,称得上是“三姓家奴”的人也绝不止一个,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利益择主,并没有什么不对,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一个三姓家奴贾诩 。

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三国里提到“三姓家奴”,第一反应是吕布,因为他先跟丁原,后投董卓 , 随后跟王允 。其实还有这个人也是如此,他就是贾诩 , 他身怀奇谋 , 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 。
他先跟汉室,后投董卓,李傕郭汜,再投张绣,曹操!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但就客观效果而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 , 他难辞其 咎 。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 。此事见仁见智 , 我觉得若撇开道德威望, 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则贾诩与二荀并列 , 并无不当 。
在三国时代,如果我们认可曹操是一代枭雄的话,真正在谋略上击败曹操 , 并让曹操自己都很佩服的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贾诩 。
贾诩可称三国实力派谋士 。这是从两个方面讲 , 第一是他的所谋略之奇之准,颇有些算无遗策的感觉,其所谋影响之巨 , 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第二是因为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权术家 , 不像诸葛亮身担丞相之 职,重在治国安邦,也不像周瑜承荷将帅之任,长于领兵作战 。
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贾诩更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的军阀 , 他的身份永远在幕后,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 幕后闪身而出,表面上是献计 , 却往往收到运筹帷幄的效果 。
贾诩给人的感觉是,像一个把谋略本身当作一种美 , 只追求谋略才华之展示的唯美主义者: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他是汉臣 , 董卓入长安或他归顺董卓 。
董卓被吕布所杀后,司徒王允专权 。王司徒只是一个碌碌之辈,而且不知体恤,滥开杀戒之弊,他刚刚上台就杀掉了当时的文豪蔡邕 。但风雨飘摇的汉朝江山毕 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董卓手下部将李傕和郭汜(只有3000飞熊军的李傕、郭汜等本来也想认命了,他们决定解散部队,自己再分头向大西北逃亡 。如果这样的话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 , 却毕竟没有种下恶果,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 。),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态度,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便会归化朝廷,如此 , 因讨伐董卓而起 的关东诸雄不知旌麾何指,也可能权且罢兵 。他为李傕、 郭汜效力出主意 , 也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 。
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在李傕、 郭汜被曹操干掉后,贾诩又投奔了张绣,委身于张绣帐下,仅仅是因为张绣能够对他言听计从 , 能使他的谋略得以施展 。张绣被曹操所擒后,又转而投奔曹操麾下!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也确曾有功于皇上,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而较少计较千秋功名 。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中,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中,在东西二京的喋血杀伐中,我们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