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着什么样的局面 六七十年代的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着】我是六十年代第一年出生的,在前三十年的集体化时期生活了20年 , 就前20年的生活经历与现在的生活对比,谈一谈真实的感受 。
我出生在苏北农村,应该说是比较穷的地方,过去有“苏北鲁南穷地方”的说法 。据大人说说“三年自然灾害”时,生活很困难,粮食欠收,不够吃的,大家都是“瓜菜代”,即是在做饭时少放面(那时苏北还没栽水稻)多放番瓜、青菜、胡罗卜等掺到里面 , 做成稀饭或饼子,很少有象样的菜吃,有些特别困难的家庭 , 吃饭时盛一碗稀饭放些盐在里面,放在桌子上当作咸菜就饭 。这种情况持续到62~63年,然后生活逐步好转 。那些说那个年代饿死多少人的事,在我们这儿是没有的 。
从我记事起,就再也没有过吃不饱饭的时候,也没听说生产队里谁家没吃的 。我家还养了一只大绵羊,全家都穿上纯羊毛毛线衣裤 。我家在1965年盖起了三间瓦房,并买了自行车 , 生产队里大多数人家也都有了自行车 。68年苏北实行“旱改水”,开始种水稻,从此我们苏北农民吃上了新鲜的大米 。粮食产量也大幅度提高,单是水、稻一季就达亩产800多斤 。大队在废黄河上建了小水电站 , 除了灌溉用水 , 还建起了两个小工厂,农民家里都用上了电灯,大家欢欣鼓舞 。
77年我高中毕业,78年分配工作 , 84年又考上大学,生活是越来越好 。
那时厂里的工人干劲十足,“八小时内拼命干,八小时外争贡献” , 比学赶帮超,人人争先进 。上级也不断地对工厂的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办培训班,介绍国外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厂里有医务室、托儿所、宿舍 , 工人生病费用全报销,病假期间发全工资,夫妻不在一地工作的,父母不在本地的每年有探亲假 , 报销往返路费,工人无后顾之忧 。工会经常组织工人开展劳动竞赛和各种文体活动,每年组织工人出外旅游,精神文明建设红红火火 。工人每年都调资,增长基准线为17% , 根据各人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评比,增资0.5级到1.5级不等 。
八十年代起,市场物价开始上涨,工厂的工资起点线也随之上调,从以前的一级工27.5元八五年调整为46元 , 九三年又调整为143元 。工人除工资外还发给副食品补贴和洗理费补贴 。
九十年代中期兴起工厂承包责任制、厂长负责制,开始出现零星下岗,九十年代末,实行企业改制 , 国企、集体企业变成了私人企业,工人大面积下岗 , 工人的工资也不再按以前的级别计算,而是随老板的意愿给 。九八年我们厂改制,我原来的工资是624元,改制后只拿450元 , 是厂里最高的工资了,因为我当时是厂里的书记,又负责技术工作 。其他工人的工资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了 。2002年我们这个1956年建厂的老厂,在改成私企4年后破产了,全厂工人下岗,走上了颠沛流离的打工生涯 。幸运的是厂里原有的职工宿舍在改制前折价卖给了工人,拆迁后工人都住上了楼房 。
最初在本地打工,600元/月干了2年,后来到了外地朋友处干,2000元/月,生活才有所好转,现在年薪10万 。生活虽然比以前好多了 , 但长年在外,家庭顾不了,女儿、外孙一年见不了几次 , 只能在手机中见到,亲友同学更是难得相见 。那些富豪们一家都有几辆豪车,而我们辛辛苦苦几十年 , 只能买辆电动自行车 。虽有医保却不敢生?。桓黾虻サ呐е资质?万多元,只能报销1万多点 , 自己要出近2万 。这就是央视街头采访“你幸福吗?”得到的大多是否定回答的原因 。
- 人的肉眼最远能看到多少米 人类的肉眼能看到多远
- 红楼梦的焦大 红楼梦焦大骂养小叔子是什么理由
- 特别讨厌的亲戚来我家怎么办 亲戚总来家里蹭饭怎么办
- 十万左右的商务七座车 10万元左右的7座商务车有哪些
- 四十岁女人的气质连衣裙 四十多岁可以穿短裙吗
- 我和美女邻居暧昧的二三事第二章 我对她莫名动心了
- 做男友为何这么难 公交车上的我进入了感情的瓶颈期
- 如果爱晴天与万嘉乐离婚了吗 忍气吞声的生活过够了
- 郑伊健为什么娶蒙嘉慧 我想要的你恰好能给到
- 做过青春里最荒唐的一件事 高考为喜欢的人去她的学校结果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