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赵匡胤是如何处理兵权问题的?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处理功臣问题最成功的一次 。赵匡胤让功臣们把兵权交出来 。功臣们真的就把兵权交出来了,整个国家没有出现任何动乱 。
我们知道,权力对于王朝社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掌控了权力,才会有一切 。如果剥夺了某一个大臣的权力,相当于把他的一切都给剥夺了 , 这对那些大臣们来说是很要命的 。可是为什么,赵匡胤剥夺了兵权的这些大臣们 , 却没有一个人造反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赵匡胤剥夺了兵权的这些人,都是他的义社兄弟,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他们很听赵匡胤这个大哥的话,接受赵匡胤供给他们讲的道理 。
确实,赵匡胤给他的义社兄弟们讲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义社兄弟们不会造反,但是他们的部下 , 却不一定安分守己 , 他们可能会对这些义社兄弟们进行黄袍加身 。而且这样的例子 , 刚刚就在赵匡胤和他的义社兄弟们身上发生过,所以他的义社兄弟们无话可说 。
但是要知道,赵匡胤的困境和所有开国皇帝的困境都是一样的 。可是为什么其他朝代的开国功臣们,一听说皇帝要削他们的兵权的时候,都会造反呢?还有,就算赵匡胤君臣之间的关系很好,但在权力面前,其实并不存在个人感情的问题 。兄弟之间都可能反目成仇,互相残杀,更何况是朋友 。由此可见,赵匡胤能够成功解除大臣们的兵权,道理并没有这么简单 。
我认为赵匡胤之所以把这件事情处理得很好 , 被解除兵权的大将们都不反对 , 有以下三个原因 。
其一,赵匡胤公开透明的处理方式 。

历史上赵匡胤是如何处理兵权问题的?

文章插图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和开国功臣之间,之所以会发生矛盾 , 根本的原因就是两者相互猜忌 。开国皇帝害怕开国功臣造反 , 于是被盯着开国功臣,找他们身上的破绽 。根据这些破绽,不断地打击他们,削夺他们的权力 。
但是这些所谓的破绽,其实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根本不是核心问题 。因此,那些大臣们心里都不服气 , 觉得皇帝这是过河拆桥,是故意找他们的茬,是故意整治他们,因此难免会怨气满腹 。自然就会说一些要造反的话,或者有一些造反的行动 。
这样一来,开国功臣和开国皇帝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而开国皇帝最终只能通过暴力消灭开国大臣,才能解决这个造成国家不稳定的大问题 。
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开国皇帝杀开国功臣是必然的这样一种规律 。
而赵匡胤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公开透明的 。他直截了当把自己的困境讲给开国大臣们听,告诉他们如果继续掌控权力,是不可能的,是无法确保国家稳定的 。这是一种公开透明的方式 。而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让开国大臣和开国皇帝之间都形成了共识,因此大臣们不会有更多的意见 。
其二,用金钱换权力的相对公平的交易 。
赵匡胤在处理功臣问题的时候,虽然让功臣们交出权力,但是他并没有从肉体上彻底消灭他们 , 而是给予了他们很大的补偿 。这个补偿就是用金钱换他们手中的权力 。
虽然用金钱换权力 , 并不能称作是公平交易 , 金钱远远比不上权力 。金钱是一个小概念,权力是一个大概念 。但是这肯定比其他的开国皇帝剥夺开国功臣的一切,要好得多 。对于开国功臣来说,并不是一件绝望的事情 。所以他们还是能够忍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