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诗在蜀国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

费诗在《三国志》里是有专门记载的,费诗也是位非常有才华能言善辩的人,只是在刘备手下得不到重用,所以每天也是郁郁寡欢 。费诗最有名的事件就是成功说服关羽,因为关羽不满自己和黄忠同列所以发起了牢骚,但是关羽的地位基本上也就在刘备下面,所以敢惹他的人也不多 。但是费诗却能通过自己的智慧说服关羽就已经相当厉害里 , 下面就为大家还原下这个故事 , 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

费诗在蜀国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

文章插图
公元223年 , 刘备在永安的行宫中,对丞相诸葛亮托孤,顺便交待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君其察之 。”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力排众议,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 , 对其委以重任,让马谡去抵御曹魏名将张郃 。抛开他此次的用人失误不谈,通过此事,我们不难看出 , 诸葛亮在提拔人才方面,与刘备的标准,大约是不同的,他敬重刘备这个主公 , 却也有自己的想法 。然而有一个良才,被刘备贬官之后,他却终生未敢提拔 。这个人是谁呢?
费诗在蜀国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

文章插图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费诗 。费诗 , 字公举,是益州人氏,与出身于荆州,位列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 , 没什么关系 。他本是刘璋麾下的绵竹令 , 在入川之战的时候,向刘备请降,得到了刘备的赏认,先后担任过督军从事、牂牁郡 太守、州前部司马等职 。众所周知,刘备一向有知人之明 , 他提拔过的人物 , 鲜少有让他失望的,例如魏延、霍峻、黄忠、王平,等等 。费诗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能让骄于士大夫的关羽,对他心服口服 。这是怎么回事呢?
费诗在蜀国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

文章插图
《三国志·费诗传》记载:“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诗谓羽曰:‘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 。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 。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 , 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体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 , 爵禄之多少为意也 。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陈,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 , 恐有后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
费诗在蜀国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

文章插图
意思是说,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却因看不起黄忠,在得知黄忠为后将军之后,拒绝受封 。于是费诗说了一番话 , 先是从大义方面 , 劝说关羽道,刘备不能仅任用他们几个元老,还需任用大量的人才,他不该为此不满 , 并拿刘邦时期的几个大臣进行举例 。之后又提到,论情义,黄忠在刘备眼中 , 根本无法与关羽相比 。最后,他则威胁关羽说,我就是一个使者,奉命来给你授官职 , 你若不想要,我再拿回去便是,对我没什么影响,就怕你自己后悔 。
费诗在蜀国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

文章插图
这番话可谓软硬兼施 , 即便是刚而自矜的关羽,听完之后也无法反驳,更不敢再任性 , 只能乖乖接受了封赏 。然而,可惜的是,费诗能凭借自己的口才 , 说服关羽,却奈何不了刘备,导致自己“终刘氏之世,官位不尽其才”——公元221年,得知曹丕已经称帝,并认为汉献帝已死的刘备 , 打着继承汉室的旗号,在益州称帝 。这个时候,费诗是不认可的 。他认为刘备此时称帝 , 不合时宜,并又一次以刘邦为例,提到刘邦与项羽争霸之时,“及屠咸阳,获子婴 , 犹怀推让”,现在刘备还未入关,便要称帝,为时过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