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拯中了进士之后为什么没有去做官?

包拯这个名字,恐怕没有几个人会陌生 , 断案如神正直清白 , 人称“包青天”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的包拯,少年时期便屡破奇案,被朝廷所赏识,但毕竟是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上的包拯,年轻的时候有没有这样才能出众?他二十八岁中了进士,却一直在家待到十年之后才出去做官,这又是出于什么缘由呢?

历史上的包拯中了进士之后为什么没有去做官?

文章插图
包拯,也即包希仁,我们俗称的包青天,他在二十八岁那年即考中进士,之后却没去做官,直到十年之后,三十八岁的包拯才开始离家外出做官 。
其实包公并非像《少年包青天》中描述的那样,从小时候就开始断案,他的青少年时期和当时的小伙伴们差不多 , 也是一直过着一种平凡的生活 。
直到他二十八岁的时候才进京赶考,成绩很优秀,被录取在进士甲科前三十名之内 。而且 , 在北宋时期,考试成绩十分优秀的考生才能被划入进士甲科的范畴,比进士甲科低一个层次的是进士乙科,大文豪苏轼当年中的即是进士乙科 。
可见,当年的包公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另外 , 前三十名以内的进士是可以直接被授予官职的,尽管授官一事实非小事,宋朝对进士的任用也是非常的谨慎 。
历史上的包拯中了进士之后为什么没有去做官?

文章插图
一般情况是朝廷先让那些前三十名之内的进士到基层锻炼,而且一般只是授予他们正八品官的官级,直接把他们派到地方去做知县 。
二十八岁的包公考上进士之后,首先被派遣到江西的一个大县——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县)去做知县 , 当时的建昌县可是一个大县 , 派他去做领导也可以看出朝廷对他的器重 。
可是二十八岁的包公竟然没有去做官,相反却留在了家中,而且这一留就是十年,直到三十八岁的时候才出去做官 。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只为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今天终于有了成果 , 朝廷对自己的重视也十分明显,出入官场的机会伸手可得,报效国家的门路就在眼前 。可包公终究没有去做官 。
为什么呢?官场黑暗,心生厌倦?不愿同流合污,只想做个闲人?恐怕都不是 。
历史上的包拯中了进士之后为什么没有去做官?

文章插图
《宋史·包拯传》中记载道:“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
正所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在家,包拯也不愿远离父母外出做官 。
于是包公就向上级请求辞去建昌知县的任命,并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离家近一些、级别稍微低一些的职务,朝廷也很体谅他,改派他问和州税监 。
包公再次征求父母的意见,竟然又遭到了拒绝 。《宋史·包拯传》上记载道:“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
朝廷体谅包公并授予他和州税监的官职 , 可是包公的父母好像是铁了心地不让包公外出做官 。父母老了,希望孩子能够陪在身边 , 这可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了,可是孩子的前途也很重要啊 。
历史上的包拯中了进士之后为什么没有去做官?

文章插图
可不管怎么说,自幼便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包公最终权衡再三,向朝廷辞去了官职,留在家中照顾双亲 。
至于外出做官一事,还是在包公父母去世,守孝三年之后,包公新官上任,知天长县 。孔子曾说:“子生三年 ,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
就是这样,孩子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了漫长的时光,三岁的时候才能离开父母的身体,独立地行走 , 而为父母守孝三年又有什么不应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