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抗击疫情哪个医生牺牲了 在抗疫情中牺牲的医生有哪些

为什么抗疫医护人员中牺牲的医生比护士多?
【为了抗击疫情哪个医生牺牲了 在抗疫情中牺牲的医生有哪些】其实这次全国受感染的3000多名医护人员中,护士的比例是比医生高的!到3月9号共牺牲的26位医护人员中,医生25位,护士1位!为什么最后医生牺牲的人数比护士多呢?
1 , 医护都普遍易感染!在疫情初发阶段,由于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知之甚少!由这种病毒引起的病人起先症状跟普通感冒没有多大的区别!我们的医护人员基本上做的都只是日常一级防护,只有急诊科和感染科医生可能会做到二级防护!医生作为接诊的第一接触人,需要与病人充分的交流,面对发热咳嗽的病人体格检查的时候肯定会有听诊跟检查咽喉情况步骤!这时候生跟病人的接触距离是非常的近,由于所配套的口罩都是普通的护理口罩,因此,极易急因为接触或者是飞沫,或者是暴露于高病毒浓度气溶胶中发生感染!

为了抗击疫情哪个医生牺牲了 在抗疫情中牺牲的医生有哪些

文章插图
由于早期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有限,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 , 因此,早期接触病人医生的感染概率非常的高!疾病的潜伏期特别长,在潜伏期内病毒大量复制 , 慢慢的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挑战!在疫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医生发现这个病症极有可能是类SARS病毒的肺炎时才升级到二级甚至三级防护 。这时候已有大量的医护人员被感染 。记得早期有一名病人感染了1位医13位护士的情况出现!
2,病房护士的防护意识比门诊医生强!护士接触病人最大的概率是在病房!但经过医生首诊并确定转住院收治的病人,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 , 并且早期一般收在呼吸科和感染科,护士的防护意识相对来说会做得比较好!
3,年龄大风险高,死亡率高 。我们分析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的病例发现 , 大部分年龄还是比较大的,50岁到80岁为主,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占大多数!而这次牺牲的医务人员中,因感染新冠病毒而牺牲的至少有九人!其中有三位不足有30岁 , 两位不足40岁!这与疫情发生以来,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有关系!本来年轻,身体抵抗力应该是好的,但是由于长时超负荷的工作,不仅仅过度透支体力,同时思想负担也非常的重 , 除了工作时间长以外,焦虑的情绪也在蔓延,导致身体状态下降,免疫力下降,一旦感染,后果也更严重!
为了抗击疫情哪个医生牺牲了 在抗疫情中牺牲的医生有哪些

文章插图
并且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极易引起猝死! 年纪越大猝死的概率也越高!这次就是有不少医护是过劳猝死的!
4 , 医生平均年龄比护士高5岁!我们从整体医护的年龄做分析!我们国家医生的平均年龄大约在40岁,而护士的平均年龄大约在35岁!在整体年龄上护士相对来说更加年轻!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症率跟死亡率与年龄有很大的相关性!这应该可以解释这一次牺牲的医护人员,医生会更多!
为了抗击疫情哪个医生牺牲了 在抗疫情中牺牲的医生有哪些

文章插图
总结以上两点:
1 , 医生诊疗压力更大,身体透支更严重
2,医生总体年龄更大 , 感染后重症比例更高,死亡风险更高!
做这样子的分析,真的让人十分的难受 。我们真不希望看到医护人员感染,更不愿意看到医护人员牺牲!希望从现在到抗疫结束,我们的医护人员一个都不能少!
诊疗过程是医生来完成的,它需要医生与患者面对面询问病史了解病情及其治疗经过 , 这个过程决定了医生被传染的风险大于只要打针的护士(吸痰的护士风险大),扦管的一般也是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