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6月17日

历史上的6月17日
主要事件:
1:1775年6月17日——美国独立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战役——班克山战役爆发
2: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3: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问世,英华任社长
4:1911年6月17日——保路同志会成立
5: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775年6月17日——美国独立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战役——班克山战役爆发
1775年6月17日,美国波士顿附近的制高点班克山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战役 。
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的战斗,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爱国热情,各地群起响应 。
6月17日,2000多名英军向波士顿附近的制高点班克山发动猖狂进攻 。据守在那里的3000名民兵 , 在武器差、弹药少的劣势下,仍然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的猛扑,使敌人伤亡过半,损失惨重 。在革命的舆论推动下,华盛顿以大军包围波士顿 , 切断了英军的陆地供给线 。翌年3月,英军被迫撤出波士顿 。革命的形势推动了独立运动 。大部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特别是工人、农民、手工业者、黑人和士兵,都要求脱离英国而独立 。因而,推动了独立战争的迅猛发展 。

历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6月17日

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6月17日

文章插图

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在122年前的今天,1900年6月17日(农历1900年5月21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
天津的大沽是这所城市七十二沽的最后一站(所谓的七十二沽指的就是在天津城内的七十二个地点),此外这里也是海河的入海口,因此大沽就有了“京津门户“之称 。
在大明王朝还存在的时候,沿海地区就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倭寇之患了,为了解决百姓们的困扰,稳固自己的统治,于是明朝政府就决定在大沽口设防,因此大沽口炮台就此诞生
1900年6月15日,300名日军占领塘沽火车站,250名俄、法两国军队占领军粮城火车站 。16日,935名英、日、俄、德等国海军偷袭登陆,埋伏在炮台后侧,大沽口内的10艘炮艇开进海河,28艘军舰开往炮台火力射程之外停泊 。晚8时,联军向守军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限于第二天凌晨2时交出炮台 。罗荣光断然拒绝 。
6月17日凌晨2时 , 10余艘联军舰艇在探照灯的照明下 , 用大炮轰击大沽炮台 。守台清军还击 , 击毁敌舰5艘 。黎明,联军用大炮轰击清军防地 , 击中左营弹药库,管带封得胜阵亡,北岸两座炮台遂被占领 。联军舰队集中火力轰击南岸炮台,登陆联军从侧后抄袭 。晨七时 , 南炮台弹药库中炮炸毁 。九时 , 守台清军向新城方向撤退 。大沽炮台全部陷落 。
历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6月17日

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今天--6月17日 6月17日

文章插图

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问世,英华任社长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报纸 。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 。初由天主教徒柴天宠、主教樊国梁、法公使鲍渥等集资筹办,宗教色彩比较浓厚 , 曾受法国势力的干预 。创刊后,由英敛之(名英华)任总理,方守六任主笔 。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宗旨,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来侵略 。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著称 。特别是与慈禧手下炙手可热的袁世凯顶撞抗争了十几年,名满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