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的基石( 二 )


人民是艺术创作“唯一的源泉”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解决的就是文艺为什么要与工农兵相结合的理论命题 。 毛泽东的这篇讲话 , 指明其时文艺的发展就是如何以及怎样使文艺建立在对工农兵这个真正代表着中国现实力量的反映上 , 并把“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作为革命艺术家、进步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崇高使命 。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 , “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 , 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 , 必须到群众中去 , 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 , 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 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 这一方面体现了把劳动人民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 另一方面则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人民生活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审美矿藏与精神资源这一崭新的艺术发展观 。 这一论断或许受到马克思劳动创造美的思想启发 , 但却发展了这一思想 , 并把艺术史上不曾关注过的劳动创造美进行了提升——劳动人民既是社会最广大、最基础的美的接受者、评判者 , 也是艺术创造的题材矿藏、艺术激发的灵感源头 , 从而将艺术创造动力与发展动力归结为社会存在的主体——劳动人民 。 因而 , 任何文学艺术创作都要围绕着这个文艺主体的表现而展开 , 并力求从思想和行为上真正做到和这个艺术主体——劳动人民声气相和 。
应当说 , 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 , 从来都没有像毛泽东的《讲话》这样提出文艺创作的源泉命题 。 不论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唯心主义艺术反映论 , 还是庄子“逍遥游”心物合一的自然观、王国维的境界说 , 等等 , 都探讨的是哲学层面的艺术审美的主客观关系命题 , 而没有分辨艺术审美的主客观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阶层会造成不同的选择 , 进而形成不同的审美崇尚与不同的审美标准;更没有分辨在艺术的主客观关系中 , 并不是那些艺术体裁、语言、形式等自身的承传与演变推动了艺术发展 , 而是其反映与承载的社会现实及思想意识 , 尤其是劳动人民这个社会存在的主体及其思想意识 , 才真正成为艺术变革发展不息的动力 。 此前有关艺术发生学的探讨、有关艺术史的书写 , 着眼的都是艺术体裁、形式与语言演变的裁量 , 而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的 , 则让人们对有关艺术发生与变革的认知回到社会存在——这个决定了艺术发展及方向的动力与源泉问题 。
民族奋斗精神的描绘
【美术|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的基石】新中国美术的变革实践 , 正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照耀下掀开了人类艺术史书写的新篇章 。
人物画对工农兵形象的塑造、山水画对山川巨变的描绘 , 使传统文人画的自我欣赏、自我寄寓和自我娱乐变成现代中国社会人民精神风骨的表现和亢奋激越情感的抒发 , 其诗意的栖居已不是文人的孤芳自赏 , 而是一个民族奋斗精神的诗画凝固 。 五四新文化运动擘画的“美术革命” , 至此才因表现这个社会的主体精神而开始实现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深刻转型 。 或者说 , 传统文人笔墨在借鉴西方写实造型或形式结构之中改变的只是“怎样表现”的外在形态 , 而“表现什么”才真正赋予当代中国美术以磅礴的内在精神意蕴 , 传统笔墨也因表现人民朴素却伟大的精神情感而发生了根本的审美品质与美感经验的转换 。
“大众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美术最重要的艺术品质 , 这不仅决定了传统文人画的现代性转型 , 而且决定了外来美术的民族化重生与本土化再造 。 因为 , 人民的定义对中国文化艺术来说 , 必然标志着这种艺术的民族特色或民族气派 。 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中 , 不难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 这就是外来传统美术、现当代美术在中国均获得了跨文化发展 。 也即 , 外来美术因播种在中华民族这块文化土壤上并因表现当代中国的现实人文关怀而得到崭新增长与创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