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考试很难吗( 二 )


清代时期考到了秀才称号的读书人,待遇也要比之前更好一些,不仅处具有了举人才能够享受的待遇,见到了县一级的官员还不用“行大礼”,不用出“徭役”,就算是犯了事,在审问的时候也不能“上刑” 。
但同样的,有了优待自然也就有了限制 , 成为秀才的读书人每年都要参加考试 , 通过了才能保证自己继续享受秀才的待遇 。否则的话,不仅会有取消秀才称号的危机,还有可能会被挂上“永不录用”的牌子 。
当然了,像这样需要每年考试的情况下 , 朝廷自然会给出一定的“补助”,比如每年秀才考试中都能够得到第一名或者连续处在前几名的人,朝廷每个月都会给出一定数目的钱粮 , 待遇类似于我们现在国家单位里的合同员工 。

古代科举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考试很难吗

文章插图
改变命运的科举正式考试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考试之后,一直保持着秀才称号的读书人就能够参加朝廷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了 。但不同于我们现在,在经过了乡试和会试后,能够撑到殿试阶段的读书人已经是凤毛麟角,每一个人放到现在 , 最少也是博士学位起步 。当然了,每一个参加考试的秀才只要能够撑过乡试,得到举人的称号,就能够得到朝廷的承认,走到哪里都可以自称是一个“文魁”了 。乡试举行之后,在经过会试,就能够加入到“殿试三甲”的角逐中去了 。
殿试通过的读书人都叫“进士”,但又因为成绩不同,被处分成为了“三等”,这三等也就是我们现在文中所说的三甲 。一甲统称“进士及第”,会得到皇帝钦赐的一块写有“进士及第”的牌匾,相当于考试第一拿的奖状 。
又因为一甲的三个等级,皇帝赐的牌匾又会有不同的规格 。一甲一名的称号想必已经没有人不了解了,“状元”这个名号可是横穿了我国的各类古装电视剧 。一甲二名叫榜眼,由于状元是皇帝钦点,所以第一名不会写在“皇榜”上,写在第一位的第二名自然就成为了“榜眼”了 。一甲三名叫探花 , 在民间又叫探花郎 。
【古代科举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考试很难吗】二甲虽然也是进士,但不能叫进士及第 , 只能叫“进士出身”,但同样能够得到皇帝钦赐一块牌匾 。二甲的三个名次并没有详细的区分,并且由于人数不等,所以只有第一名能够得到“传胪”的称号 。
三甲更没地说,被称为“同进士出身”,这个名号就难免给人一种“虽然你们都是很不错的人才,但朕更赏识一甲二甲”的感觉,所以在历史上 , 关于三甲的详细记载就更是少得可怜 。
古代科举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考试很难吗

文章插图
结语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沿用了一千多年的选拔制度 , 其中的优点自然是没得说的,但相比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来说,还是落后了不少的 。比如放弃一次等于放弃终生的区别,现在的我们只要想读书,即使是已经七老八十,依旧可以重新去高中上学 , 然后参加高考 。
更何况 , 时代的变化使得我们的选择更多了,不像古时候的人那样,除了通过读书来改变家族命运之外 , 就无路可走了 。现在的我们,却可以看到无数条与读书并行的“通天大道”,虽然读书依旧是改变命运最迅捷的方式 , 但其它的道路依旧能让我们抵达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 。不过,看完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才了解有多复杂,有多难,拿到“前三甲”有多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