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考试很难吗

对古代科举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科举考试有多难?光流程就很复杂
科举考试,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社会时期最主要的人才获取渠道,自从隋文帝杨坚将科举制度提出以后,由唐到宋的更正修缮,科举考试俨然已经有了明确且深刻的等级划分和考试制度 。
随着科举制度越来越完善,读书人在普罗大众眼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 尤其是那些参加过乡试和会试的读书人 , 只要能得到一个“举人”的头衔,那就是典型的“散馆留用”,迟早要做官的人 。但其实,除了乡试的“举人” , 会试的“贡士” , 殿试中产生的“三甲进士”才是最受人们关注的 。
科举考试的考试制度
作为备受古代读书人关注的科举考试 , 在诞生之初 , 就与古人所追求的功名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读书人要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 就必须要从小学习,直到得到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资格 。

古代科举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考试很难吗

文章插图
在我们现代人的印象中,好像科举只用参加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 而通过了这三种考试的读书人就能够得到当官的资格甚至直接当官 。其实不是的 , 科举考试的制度其实和我们现在读书时的层层选拔一样,都是从小就开始了 。
古代读书人在参加乡试之前,首先通过参加的“童试”,在通过童试得到“儒生”的称号之后,才能够继续参加接下来的考试 。如果没有得到儒生的称号,就必须接着参加童试,直到得到儒生的称号之后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开始 。
童试之后是“岁试” , 岁试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是每一年考一次,其实不然 , 岁试和乡试、会试一样,都是三年一次,而通过了岁试的儒生 , 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 。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得到了秀才的称号似乎就是得到了参加乡试的准考证 , 是成为举人的第一步 。实际上,这样的理解虽然是对的,但是却并不全对 。因为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 , 还要经过一次“科试”,科试就相当于是乡试的预考 , 目的就是将一些浑水摸鱼的不合格者从中剔除掉,以减轻乡试的压力 。
通过了科试的秀才,实际上就等同于得到了成为乡试“举人”的资格 。经过了这些三年又三年的考试 , 在科试中通过了的秀才,才有资格进入到我们所熟知的乡试环节 。
我们常年听说的“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从童试到科试都一次性通过的卓越人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更多的读书人,在走到乡试之前,可能需要花上十几二十年 。
古代科举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考试很难吗

文章插图
不同朝代的不同制度
从童试到科试,其实不是科举考试中的“正式考试” , 而是相对简单的“初级考试” 。但也正是因为能剔除掉大部分人的考试都是初级考试,所以古时候的大部分读书人在科举之路的旅程也就只能走到这一步 。不过不同朝代中对秀才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是一个科举制度下的“失败者”,秀才也是有着很高的含金量的 。
在明代时期,秀才指的是已经考上了县学或者是府学的学生,这个时候的秀才又被称为“庠生” 。到了清代之后 , 庠生才被称做秀才,并且由于清代度科举制度的改动,想要成为清代的秀才不仅要府学的考试,还需要加上一道“院试” 。
这个时候,只有通过了院试后,才能叫秀才 。当然了,随着院试的出现,院试的第一名自然也就要有一个不同的名字 。但由于之后的乡试和会试 , 院试第一名的名字自然不可能听起来就比乡试的第一名更高 , 于是院试的第一名就被确定为了“案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