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朝中后期 , 王朝走到了末路阶段,阶级利益错综复杂,阶层固化严重,土地兼并 , 农民水深火热 。为了扭转王朝颓废的趋势 , 天才神童张居正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实行一条鞭法 , 缓解了王朝的阶级矛盾,解决了国家财政方面的问题 , 让大明朝焕然一新 , 满足了底层民众和国家官府的需求 。
变法短短十年,颓废衰败之势一扫而空,官员勤勉廉洁公正,百姓安居乐业守法,边防稳固四夷不敢侵犯 , 一派中兴盛世景象 。“海内肃清 , 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成君德 , 抑近侍 , 严考成 , 覈名实,清邮传 , 核地亩,洵经济之才也”
虽然变法的主导者张居正也寿终正寝,但他没得到安息 。因为张居正去世后不久就被万历皇帝清算了,结果我们这位挽救大明王朝的恩人 , 最终却落得削尽宫秩、抄家籍没的凄凉下场 。史书记载:“帝疑居正多蓄,益心艳之 。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 。新进者益务攻居正 。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 。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 。”
那么,我们好奇的是,张居正变法明明是在挽救大明王朝,为何万历皇帝不感激,反而将其身败名裂呢?一是万历皇帝树立威严 。
文章插图
【张居正变法挽救大明王朝,为何死后身败名裂呢?】当年张居正的权势实在太大了,他联合冯宝和太后,完全控制了朝政 , 连万历皇帝都望尘莫及 , 史书说“威权震主” 。以至于张居正死后 , 万历皇帝虽然掌权 , 但迟迟无法树立威严,所以,他必须消除张居正的势力和影响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 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 。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 。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作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 。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 。”
二是童年怨气的积累爆发 。张居正除了权臣之外,更是万历皇帝的老师,而且这个老师特别严厉 。史料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那时万历皇帝还只有9岁,那天他读《论语》,一时口误将“色勃如也”的“勃”误读成“背”,结果一旁的张居正听见后 , 立刻勃然大怒:“这个字读勃”,吓得童年万历悚然惊起 。此事被记录在《明史纪事本末》上:“初,上在讲筵,读《论语》‘色勃如也’,误读作‘背 , 字 。居正忽从旁厉声曰:‘当作勃字’ 。上悚然而惊,同列皆失色 。”
我想这件事在万历皇帝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据说张居正经常斥责万历皇帝,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这些怨气在万历皇帝心中积累,最终爆发出来,清算张居正 。
三是张居正自己不检点 。张居正虽然是个能人,但此人品德不见得有多高尚 。张居正生活奢华,不但京城的张府豪华壮丽,其家乡江陵还有一座同样的府邸,而且爱姬美妾成群 。这些不仅让为人师表的形象在万历眼中尽毁,而且万历皇帝很不满意老师这种品德和作为 。
四是张居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得罪了满朝文武 。张居正本人性格存在重大缺陷,他太过自信 , 自视甚高,甚至专制,《明史》记载“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 。其所黜陟,多由爱憎 。”正因为如此,所以万历皇帝清算他的时候,满朝文武几乎没有人替张居正说话 。当然 , 最主要的原因是张居正的变法触动广大朝臣的根本利益 , 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
- 明朝末年多灾多灾 崇祯有没有挽救明朝的机会
- 为什么说明朝最有影响力的臣子是张居正?
- 如何评价明朝首辅张居正?
- 司马光真的是北宋的罪人吗 王安石变法是怎么被毁的
- 民政局推离婚考卷挽救婚姻 这几种情况还是别坚持了
-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冤枉吗?看看这幅对联就知道了
- 如何挽救一段破碎的婚姻 如何挽救快要破裂的婚姻
- 妻子用一封信挽救了婚姻 最能挽回婚姻的一封信
- 商鞅被杀之后 秦惠文王为何还要保留其变法
- 商鞅变法推行后收到秦国的大力支持,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