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康:宋武帝刘裕第四子,行事不顾君臣礼仪而受到猜忌

【刘义康:宋武帝刘裕第四子,行事不顾君臣礼仪而受到猜忌】刘义康(409年-451年),小字车子 , 刘宋宗室大臣、宰相,宋武帝刘裕第四子 。刘义康初封彭城王,后被举荐入朝与王弘共同辅政 。他独掌朝政后,广聚党羽,常行事不顾君臣礼仪 , 引发宋文帝猜忌 。451年 , 刘义康被暗杀,以侯礼安葬在安成郡 。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义康是东晋权臣刘裕第四子,十二岁便被父亲任命为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并以“督诸军事”一职都督豫州、司州、雍州、并州四州军事 。当时,刘义康年龄尚幼 , 虽为刺史却并未亲理军政 。府州事务皆有长史刘湛决断 。
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以宋王之爵入朝 , 准备接受晋廷禅让 。刘义康负责留守寿阳(宋国国都、豫州州治 , 在今安徽寿县),后又兼领司州刺史,加督徐州钟离郡、荆州义阳郡军事 。是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南朝宋,史称宋武帝 。刘义康作为皇子,被封为彭城王,食邑三千户,并进拜右将军 。

刘义康:宋武帝刘裕第四子,行事不顾君臣礼仪而受到猜忌

文章插图
外历方伯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分割豫州辖境,将淮河以东析置为南豫州(治历阳,在今安徽和县) 。刘义康被改任为南豫州刺史,并由“督诸军事”升任“监诸军事”,都督南豫州、豫州、司州、雍州、并州五州军事 。他后又改任南徐州刺史,以“使持节、都督诸军事”之职都督南徐州、兖州及扬州晋陵郡军事 。是年,刘裕病逝,太子刘义符即位 , 史称宋少帝 。
元嘉元年(424年),宰相徐羡之联合傅亮、谢晦 , 废黜刘义符,改立宜都王刘义隆(刘裕第三子)为皇帝,史称宋文帝 。刘义康进拜骠骑将军,加授散骑常侍,并增食邑二千户,获赐鼓吹一部 。
元嘉二年(425年),刘义康进拜开府仪同三司,仍镇京口(南徐州州治,在今江苏镇江) 。
元嘉三年(426年),刘义隆在朝中诛杀徐羡之、傅亮,亲自讨伐时任荆州刺史的谢晦,并以刘义康代谢晦为荆州刺史 。刘义康遂由京口入朝,与扬州刺史王弘一同负责留守事宜 。不久,谢晦兵败被杀 。刘义康以荆州刺史之职出镇江陵(荆州州治,在今湖北荆州),并持节都督荆州、湘州、雍州、梁州、益州、宁州、南北秦州等八州军事 。
入朝为相
元嘉六年(429年),刘义康因王弘上表推荐而获征召入朝任侍中、都督扬南徐兖三州诸军事、司徒、录尚书事 , 领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与王弘共辅朝政,不过其时王弘多病而且常常表现谦让,故朝事基本上都由义康决定 。
元嘉九年(432年),王弘去世,刘义康更领其扬州刺史一职 。宋文帝常年寝疾,屡经危殆 。刘义康提醒宋文帝:如果宋文帝病逝,檀道济将难以控制 。于是,在元嘉十二年(435年),宋文帝下诏让檀道济入朝 。同年,加封刘义康为太子太傅 。
元嘉十三年(436年),宋文帝病重,一直认为檀道济是在养寇自重 。宋文帝想起了刘义康的提醒,司空檀道济在宋文帝死后,将难以控制 。遂召檀道济入京处死,并杀檀道济诸子及大将高进之等 。第二天 , 便大赦天下 。(注意:根据成书时间 , 《宋书》的可信度明显高于《南史》 。《宋书》将诛檀之事的记录在《宋书·文帝纪》、《宋书·列传第三·檀道济传》,但在刘义康的传记——《宋书·列传第二十八》却完全没有提及诛檀之事 。[3],说明宋文帝才是诛杀檀道济的中流砥柱 。)为了庆祝檀道济在三月己未的伏诛,次日(三月庚申),宋文帝下令大赦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