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史称“刘玉灭后秦之战” 。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水军溯渭水西进,配合主力,水陆夹击 , 终获胜利 。417年,后秦灭亡 , 后秦皇帝姚泓被刘裕所俘虏,后被押送到建康斩首,时年30岁 。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东晋为何能成功消灭后秦?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东晋刘裕镇压了卢循、徐道覆农民起义军 , 不久,便发十数万大军,水陆并进,经1年的征战,将建国33年的后秦一举击灭 。虽然灭秦之战是两国之间统治阶级争夺霸权的斗争,但后秦的灭亡,客观上又将中国北方的统一向前推进了一步 。
东晋取得击灭后秦作战的胜利,除了其顺应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具有较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最重要的还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

文章插图
后秦的政治败落
后秦自姚兴晚年起 , 国内民族矛盾、社会阶级矛盾和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激烈,人心浮动 , 内乱纷起,力量的内耗相当惊人,几乎已达不攻自破的地步 。当晋军已进占洛阳,后秦姚懿突然起兵自立为帝,欲东攻长安,除去秦主姚泓,迫使姚泓不得不调动大军对付姚懿 。正在后秦主姚泓面对“内外危迫”的困境、“群臣相泣”、满朝百官束手无策之时 , 后秦征北将军齐公姚恢又率安定镇户3.8万起兵,逼向长安 。姚泓又不得不急调其前线主将东平公姚绍弃当面晋军于不顾,回军西向,北击姚恢 。后秦在这种内乱迭起、外部又有西秦进逼于西、大夏袭扰于北极端被动的战略态势之下,自然难以抵挡强大晋军的进攻 。
秦军战略指导犯了两面作战等一系列错误
后秦面对强大晋军的进攻,东平公姚绍提出的迁移安定镇户,充实京师长安可得精兵10万,以全力对付晋军的建议,不失为正确的战略对策,但却为秦主姚泓所拒绝 。这样 , 后秦从战争开始便使自己陷于两面应付、顾此失彼的被动态势之中 。交战中,后秦主姚泓本应亲率大军,阻晋军于定城、潼关以东,但他却为晋军一路偏师沈田子军所吸引,轻率地决定率数万大军向峣柳迎击 , 使这支相当可观的战略机动力量毁于一旦 。秦军具有战略头脑的决策人物之一的姚绍,在2个月内两次平定内乱,统率大军机动于长安和潼关前线,无疑显示了他相当出色的战略指挥才能 。但是,他在3次组织切断晋军粮道这一至关重大的作战行动时,却因策划不当、使用兵力过少而失利 。凡此种种,都在战略上造成了后秦军不可逆转的颓势 。

文章插图
与后秦军的战略指导相比,东晋则表现得计高一筹 。首先它在战争时机的选择上 , 选在了后秦政局不稳,人心动荡,统治集团争立仇杀 , 且外有西秦、大夏交侵之际;其二它水陆并进,主次配合,使振武将军沈田子和建威将军傅弘之兵出武关的牵制之师,起了吸引和消灭后秦战略机动力量的重大作用;其三它巧妙处理了借道北魏 , 阻止了其南下援秦的行动,即使自己摆脱了两面作战的危机,又置后秦于孤立无援的困境 。在当时那种诸国纷争、斗争形势变幻无常的恶劣战略环境中,东晋悬军远征,筹划得心应手,挥洒相当自如,实属难能可贵 。这使其占尽了主观指导的优势,争得了战争全程的主动地位,成为战胜后秦的重大因素 。
- 刘裕灭后秦之战的结果如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刘裕是如何消灭南燕的?具体经过如何?
- 刘裕的北伐为何能取得成功?具体有哪些原因?
- 东晋时期名将谢石简介:曾于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军
- 生小孩是不是不能在娘家坐月子的? 快生了是不是不能在娘家了
- 分手找前任帮忙合适吗 这几点打死都不能和前任做
- 女人出轨还能要吗,我的宝贝滚去找你的汉子吧
- 和男友结婚前夕私生子找上门 这段婚姻我还能继续坚持吗
- 司马楚之:东晋益州刺史司马荣期之子,北魏时期大臣
- 对出轨的女人还能信任吗 家庭和尊严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