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 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 , 尤以诗文见长 。他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 。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 。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01 朱元璋多次称他为“我的张良”
元朝末年,元大都北京一家书店来了一位顾客,拿起一本天文书翻阅起来,仅看过一遍便能背诵,而且一字不差,出于对他的敬佩,书店老板要把那本书送给他,他说:这本书已经在我胸中了,我要它何用?这个过目不忘的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刘基刘伯温 。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先知先觉”“料事如神”“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这些传说并非夸张,作为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第一谋臣 , “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的刘伯温,确实配得上这些民间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
文章插图
(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 。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 。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 。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 。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并对他做出如此评价,也不是客气话 。
蔡元培对他的评价则是这样的:“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
除了政治、军事等才能 , 刘伯温“尤以诗文见长” , 风格“古朴雄放” , 常以诗文抨击统治者的腐朽、同情民间疾苦,著有《诚意伯文集》(他被封“诚意伯”),在文学史上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早在元统元年(1333),时年二十三岁的处州青田县(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刘伯温就中了进士,“精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的他,被时人比作诸葛亮——《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同一类人物)也 。
02 拒做丞相的“第一谋臣”
在战火连连、兵荒马乱的年代,知识分子若无人赏识,最好的选择也许是在家闲居,这样还可以避祸,刘伯温也是这样,中进士后在家一闲居就是三年,三年后才当了一个八品官 , 被授为江西高安县丞 。
文章插图
虽然只是县令处理政务的助手 , 但刘伯温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却因不避强权、为民除害而遭地方豪绅切齿痛恨,若不是长官和部属护佑,估计活不到辅佐朱元璋的那一天 。
刘伯温被朱元璋请到南京,是1360年的事情了,而在这之前的二十多年里,他的经历可以用不停地坐过山车来形容——辞官到江苏丹徒乡下教书为生、结束半隐居生活到大城市杭州生活、徐寿辉攻陷杭州之前带家人回到故乡、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不满元朝腐败昏聩再次辞官还里……
到了朱元璋碗里,刘伯温的才能才真正得到发挥,一出山就被朱元璋委任为谋臣的他,针对当时形势,建议朱元璋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得到朱元璋采纳,并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相继搞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比朱元璋强大得多的割据势力 。
据《明史·刘基传》记载,朱元璋的灭元方略 , 也是刘伯温参与制定的 , 并辅佐他把蓝图变成了现实,1367年之后长达八年时间里 , 参与军机、筹划全局的主要人物都是刘伯温 。
- 刘墉为什么被称为三千岁
- 刘墉真实历史上长什么样子
- 乡村爱情赵四刘能打架是第几集 乡村爱情故事赵四和刘能打架是哪一集
- 刘墉早年出身怎么样
- 刘墉是怎么开始做官的
- 刘墉做官的经历怎么样
- 历史上刘墉和乾隆的关系怎么样
- 历史上刘墉和和珅的关系怎么样
- 历史上刘墉和纪晓岚的关系怎么样
- 刘墉为什么被叫做刘罗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