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后,赵匡胤是怎么对待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的?周世宗柴荣儿子们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
后周显德六年六月十九日(7月27日) , 年仅39岁的世宗柴荣在开封万岁殿病逝,时年仅7岁的四子梁王柴宗训即位,是为周恭帝,宰相范质、王溥辅政 。就在次年的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北汉联军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王溥等调遣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 。
文章插图
赵匡胤率领的周军行至陈桥驿时,赵匡胤被部将黄袍加身,拥立为帝 。随即,赵匡胤回师入京 , 逼迫周恭帝禅位与他,建立宋朝 。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 。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陈桥兵变的发生是因为将士们思功心切,认为皇上恭帝年幼,将士们在外冲锋陷阵,小皇帝却不懂理政,不知他们的功劳,索性不如拥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帝,“诸将无主 , 愿策太尉为天子 。”
而熟睡中的赵匡胤“惊起披衣,未及酬应,则相与扶出听事 。或以黄袍加太祖身,且罗拜庭下称万岁 。太祖固拒之,众不可,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 。
从《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匡胤一开始是拒绝的,最后身不由己,顺应部下的心愿而已 。而司马光编撰的《涑水纪闻》也有类似的记载 。那么历史上的陈桥兵变真的只是一起突发事件,赵匡胤真的是不情愿地被部下拥立为帝的吗?
赵匡胤的青年时代时值“五代十国”乱世,军阀割据,战乱不断,短命王朝,走马观花,臣子取代君主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 。
赵匡胤所效力的后周就是当时后汉的邺都留守郭威杀汉隐帝、废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刘赟而建立起来的,并且当时赵匡胤已追随郭威,亲身参与了拥立郭威的兵变 。在郭威称帝后,赵匡胤升为东西班行首,成为禁军中的一名军官 。
郭威在镇守河朔、主政邺都时,功高震主,为汉隐帝所忌,汉隐帝斩杀了郭威留京开封的家人 。所以,郭威在建立后周后,悉心培养自己的内侄、养子柴荣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
柴荣对赵匡胤非常器重 。在柴荣担任开封府尹时,赵匡胤就被提拔为开封府马直军使,掌管京城骑兵 。
953年,郭威病逝 , 柴荣登基,是为周世宗,赵匡胤再一次被周世宗重用,调任禁军将领 。
在柴荣即位之初,与郭威有杀子之仇的北汉主刘崇联合契丹,南下征讨后周 。
刚刚即位一个月的柴荣力排众议,御驾亲征 , 率军在高平与北汉军队展开撕杀 。正是高平一战 , 再一次给赵匡胤提供了新的契机 。
在高平之战中 , 主帅樊爱能、何徽引骑兵逃跑,步兵纷纷投降北汉 。危急之中,赵匡胤与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各领兵分两翼进攻北汉军队 。
最终,后周军队绝地反击,大胜北汉 。赵匡胤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 左臂被流矢射中 。
高平之战后 , 赵匡胤一战成名 , 他的骁勇善战使他在军中声名鹊起,威望极高 。战后,柴荣将其升职为殿前都虞侯,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 。
此后 , 赵匡胤受命整顿禁军 。正是在这次整顿禁军的过程中 , 赵匡胤在禁军中培植起了自己的派系 。
高平之战后,周世宗柴荣开始一统天下的步伐 。在南征南唐的进程中,赵匡胤屡建奇功 , 先后升职为殿前都指挥使、定国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忠武军节度使等职 。赵匡胤赢得了周世宗柴荣的绝对信任 , 已成为禁军的二号人物 。
- 历史上祖大寿为何会投降清朝?之后他去了哪里
- 分手之后还能做朋友吗 这对我是一种折磨
- 离婚之后又复婚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不能失去她
- 朱祁钰在接回朱祁镇之后 朱祁钰为何没有下手
- 朱棣登基之后,李景隆的下场怎么样?
-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之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很少提及呢?
- 秦朝灭亡之后 秦始皇的后代们去了什么地方
- 秦始皇灭六国之后 秦始皇为什么还要留下卫国
- 讨厌婆婆不想和她说话 赶走她之后家里清静了很多
- 李陵被俘虏之后,到底有没有投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