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术士,即儒生)”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
“秦之所以革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非圣人意也,势也 。”
秦始皇历来被后世议论纷纷,在一些人眼中,秦始皇残暴无道 , 让天下百姓遭受了不少的苦难 。可在另外一些人眼中 , 秦始皇统一六国 , 真正改变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
事实上,无论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其实都不为过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得到的答案自然也不一样 。就古今中外所有的评价中,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的给出的答案应该算是最为中肯的 。在他看来 , 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 是天下大势所趋 。成为皇帝之后的所作所为,同样是大势所趋 。
后世人们之所以会说秦始皇暴虐 ,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始皇帝焚书坑儒 。可对于始皇帝焚书坑儒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关心,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秦始皇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 。事实上 , 这件事情的起因在于秦始皇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以后,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让帝国更好地运转起来 。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他真的做错了吗?](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6/20241045X-0.png)
文章插图
最开始 , 部分臣子建议仍旧实行分封制度来管理国家 。让宗室子弟去接管曾经诸侯国的封地,可另外一部分臣子对此却表示质疑 。在这部分臣子看来,周王朝之所以会逐渐式微 , 甚至最终灭亡,根本原因就在于分封制 。当一个国家将权力分散出去以后,各个地方的诸侯就会逐渐不受制约,导致发展不平衡 。久而久之 , 诸侯的势力就会逐渐威胁到帝王 。
这样的制度,其实秦始皇内心也十分抵触 。毕竟对于一个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传承千秋伟业的人来说,仅仅几百年的时光完全无法满足他的愿望 。只不过他仍然需要一个契机,需要有人为他提供一个新的治国思路 。而李斯在这个时候提出的郡县制,无疑帮助秦始皇解决了这个令他无比头疼的问题 。
不仅如此,李斯还提出要统一整个国家的思想,规定“史书非秦纪则烧之” 。意思是说如果史书并不是秦国记载的,就要全部烧掉,这便是秦始皇焚数坑儒的起因 。
之后,李斯发现仅仅只是烧掉史书,并不足以让天下人的思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毕竟这是诸子百家争相涌现的年代,各种各样的思想方向都会左右普通民众看待王朝、看待天下的思维,这对国家统一显然是不利的 。
李斯的目标再一次扩大,天下间藏有《诗》、《书》以及百家《论》的人 , 都会受到处死 。秦始皇自始至终,都不过是一个权力的赋予者罢了 。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他真的做错了吗?](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6/2024105J8-1.png)
文章插图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他真的做错了吗?】除此以外,方士们的言行也是导致秦始皇大发雷霆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时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四处寻找方士,结果找来的方士或者“名人”都没有让秦始皇感到满意 , 这就让秦始皇内心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为求自保,方士们开始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学说来劝谏秦始皇,希望秦始皇明白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反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
秦始皇希望国家思想能够统一,现在各种各样的言论层出不穷,岂不是完全和他对着干 。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地位相同的人 , 这种言论上的“据理力争”是很正常的 。可如果两者的地位并不对等,那弱势的一方无论怎么说,都会有诡辩的嫌疑 。正因如此,秦始皇才会焚书坑儒 。
-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还没有普通话 秦始皇是如何跟六国大臣沟通的
- 年轻人为什么怕体检 不敢做体检
-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为何没有立皇后
- 扶苏坐拥大将蒙恬和三十万大军为什么还要自杀
- 螳螂为什么会吃掉自己的同类 为啥母螳螂会吃公螳螂
- 为什么女生喝醉酒撒娇 能把男友拿捏的死死的
- 冒顿单于为什么放走刘邦
- 刘长为什么没有受到吕后迫害?他杀了审食其后为何没被治罪?
- 卫青为什么不得不娶平阳公主?他对这段婚姻满意吗?
- 王昭君为什么愿意出塞和亲